投資2.9萬億后,2025年城市更新要怎么干?
文/陳昊星 王佳麗
2025年,全國城市更新工作進一步調整部署,相關政策和行動方案逐步落地。
近日,全國城市更新工作部署視頻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強調,要進一步認識實施城市更新對于城市發展模式轉型、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滿足人民群眾需要的重大意義,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有力有序有效推進城市更新重點任務。
2024年11月14日,重慶市民主村二期城市更新項目進入收尾階段。(資料圖)中新社發 趙俊超 攝
國家為何高度重視城市更新工作?當前城市更新工作還有哪些不足?未來城市更新工作的重點是什么?
城市更新肩負多重使命
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城鎮化率已達到67%,城市規模和數量顯著增長,城市化進程持續推進。
但與此同時,許多城市正面臨基礎設施老化、空間利用不合理以及生態環境退化等多重挑戰。在此背景下,城市更新已成為應對這些問題、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
國家發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總規劃師閔希瑩在接受中新社國是直通車采訪時表示,城市更新近年來逐步受到國家重視。這是因為城市更新不僅創造就業機會,推動服務業發展,還能有效防止中心城區空心化,增強城市活力。
“目前,城市更新包括老舊小區改造、城中村整治、中心城區的功能重塑、歷史街區保護性修繕以及公共服務設施的完善等多方面內容。同時,還涉及綠色生態建設、智慧城市技術應用和空間資源的優化配置,逐步實現從增量擴展到存量提升的發展轉型,為城市注入新活力、改善居民生活品質。”閔希瑩說。
江蘇泗洪:加速改造老舊小區。(資料圖)中新社發 張連華 攝
中國城市發展規劃設計咨詢有限公司首席規劃師楊一帆在接受采訪時指出,城市更新不僅關乎居民生活質量的提高和城市環境的改善,更肩負著激發經濟活力、創造就業機會和促進城市發展轉型等多重使命。隨著城市更新行動持續推進,更新工作的意義逐漸深化,它不再僅僅是城市基礎設施、建筑、環境等物質空間的改造與修復,而是涵蓋了城市功能、文化傳承、社會治理等各個維度的綜合提升,形成一個系統、有機、精明的城市發展模式。
此外,城市更新還肩負著為城市“體檢”的重要功能。目前,29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面開展城市體檢,全方位查找城市短板問題,確定城市更新重點任務。
在楊一帆看來,城市更新任務的確定既要堅持問題導向,扎實做到“無體檢、不更新”,通過體檢發現總結城市問題,使城市更新任務有的放矢;也要堅持目標導向,充分分析、認知每一個城市的特點,綜合其資源稟賦和未來發展戰略,明確城市更新近遠期目標和具體任務。
城市更新工作仍待突破
2024年,城市更新項目綜合性成效逐步顯露。據住建部最新消息,2024年我國共實施城市更新項目6萬余個,完成投資約2.9萬億元。
其中,有410多個城市成立城市更新工作領導小組。21個城市設立城市更新局,常態化推進專職管理。12個省建立省級督導機制,7個省將城市更新納入省級政府績效考核。
目前,一些城市更新項目已取得顯著成效。以重慶市紅育坡片區的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為例,該項目于2020年啟動,歷時兩年,共完成88棟樓的改造,惠及3476戶居民,改造總建筑面積達12.6萬平方米,總投資9800萬元,并于2022年7月順利完工。
改造后的紅育坡片區煥然一新,居民的生活品質顯著提升。項目由國有企業與社會資本聯合實施,通過整合社區閑置資源,充分挖掘停車場、農貿市場、廣告位等多種盈利點,實現了可持續運營。同時,項目收益用于償還銀行貸款,成功探索出一條“造血式”發展的創新路徑。
此外,歷史文化保護類的城市更新案例同樣具有重要意義。以南京小西湖片區的保護更新項目為例。項目通過將原本封閉的院落改造為開放的交流空間,為曾經衰敗的街巷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南京小西湖片區的更新過程中,不僅保留了367戶原住居民,維護了歷史街區的生活延續性,還釋放了公共建筑空間,顯著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環境和居住條件。更重要的是,這一項目探索并踐行了“見人、見物、見生活”的老城有機再生模式,成功實現了歷史文化保護與現代生活需求的平衡。
盡管當前城市更新在多個領域已取得顯著成效,但部分專家指出,城市更新工作仍面臨諸多難點和瓶頸,亟需在2025年突破。
在閔希瑩看來,不同城市因經濟水平、基礎設施狀況和居民需求的差異,城市更新的重點呈現多樣化。
例如,公園綠地稀缺的城市可能將建設公共休閑空間作為優先事項,而老舊小區密集的地區則需著重加裝電梯、改善住宅條件,提升居民生活質量。城市更新工作應因地制宜,根據各地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方案,而非簡單套用并復制其他城市的已有經驗來開展工作。
動態調整和資金籌措是未來重點
2024下半年,國務院發布了《深入實施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戰略五年行動計劃》,明確提出未來五年要將常住人口的城鎮化率提升至接近70%。
隨著城鎮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城市更新工作變得愈加緊迫,亟需通過有效的更新措施提升城市發展質量,以適應人口增長和居民需求的變化。目前,許多地方已開始部署城市更新專項規劃,且相關政策和措施逐步完善。
在全國范圍內,已有1個省和9個城市出臺了城市更新條例,92個城市出臺了管理辦法,150個城市發布了指導性文件,城市更新的目標任務和路徑日益清晰。
楊一帆認為,城市更新并非一個有明確終點的靜態目標,而是一個持續進行的動態過程,隨著經濟技術發展和居民需求的不斷演變,更新工作需要持續適應和調整。城市更新應形成一種協調城市各方資源和能力,像生命體一樣自適應的工作機制,不斷回應人民群眾日新月異的各項需求,提升城市的宜居、韌性和智慧化水平,最終應形成一個能夠自我調節和持續發展的有機系統。
為加速城市更新,錢也在陸續到位。目前,12個省已設立專項資金,通過獎補或貸款貼息等方式提供支持,并發行近1000億元專項債券。28個城市還設立了城市更新基金,總資金規模已達4550億元。
閔希瑩強調,當前,城市更新工作面臨的主要挑戰依舊在于資金籌措。城市更新與土地財政實現資金回流不同,城市更新的回報周期較長,通常需8至10年才能實現成本回收。政府和國企的財力有限,民間資本的參與顯得尤為關鍵。然而,要吸引社會資本,需要完善政策支持,如優化土地政策、適當提高容積率等,以平衡開發成本與收益。
國是直通車精選:
- 2025年01月27日 15:29:20
- 2025年01月26日 09:31:24
- 2025年01月26日 09:30:32
- 2025年01月26日 09:28:24
- 2025年01月26日 09:27:30
- 2025年01月26日 09:26:46
- 2025年01月23日 09:25:51
- 2025年01月23日 09:24:44
- 2025年01月13日 08:58:36
- 2025年01月13日 08:5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