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 id="aazt7"><big id="aazt7"><button id="aazt7"></button></big></ins>
        <sub id="aazt7"></sub>
        <b id="aazt7"><tr id="aazt7"><var id="aazt7"></var></tr></b>
      1. <video id="aazt7"><input id="aazt7"></input></video>
      2. 郵儲銀行2024年度業績出爐:資產結構持續優化 價值創造能力不斷提升

        郵儲銀行2024年度業績出爐:資產結構持續優化 價值創造能力不斷提升

          3月27日,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601658.SH,1658.HK)發布2024年年度報告。2024年,郵儲銀行堅守初心、砥礪前行,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金融工作會議部署,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持續優化資源配置,提升管理效能,增強發展韌性,交出了一份穩中有進、進中有質的經營答卷。

          年報顯示,截至2024年末,郵儲銀行資產總額17.08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8.64%,負債總額16.05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8.69%;營業收入3,487.75億元(中國企業會計準則,下同),同比增長1.83%,增速居國有大行前列;實現利潤總額945.92億元,同比增長3.27%;堅持“量價險”均衡策略,實現凈息差1.87%,繼續保持同業領先。

          發展韌性持續增強主要經營指標保持優異

          2024年,郵儲銀行緊扣高質量發展主題,堅定不移提能力、謀創新、強管理,保持了健康平穩的經營發展態勢。

          年報顯示,郵儲銀行加強息差精細化管理,拓展非息收入來源,努力提升綜合收益,盈利能力保持穩定。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3,487.75億元,同比增長1.83%;其中,利息凈收入2,861.23億元,同比增長1.53%;凈息差1.87%,保持行業較優水平;非息收入626.52億元,同比增長3.21%。實現利潤總額945.92億元,同比增長3.27%。

          同時,郵儲銀行充分發揮自身資源稟賦優勢,聚焦業務結構優化,加大服務實體經濟力度,業務規模穩健增長。截至2024年末,資產總額突破17萬億元,達17.08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8.64%;其中客戶貸款總額8.91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9.38%。負債總額突破16萬億元,達16.05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8.69%;其中客戶存款15.29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9.54%。與上市前相比,短短9年間,郵儲銀行資產規模增長134.16%,貸款總額增長260.59%,存款總額增長142.47%。上市以來累計為股東分紅超1,600億元。

          2024年,郵儲銀行立足長期主義,合理平衡“量價險”協調發展,深化風險調整后收益率(RAROC)在資源配置中的應用,進一步優化資產結構,提升價值創造能力;夯實發展根基,加強核心能力建設,將自身資源稟賦與服務實體重點領域有機結合,加大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信貸投放力度,著力打造穩健均衡的業務結構;強化投研引領,緊盯市場變化,優化非信貸業務結構,提升資金使用質效。

          2024年郵儲銀行經營發展態勢健康平穩,發展韌性持續增強,為進一步高質量發展蓄勢蓄能,“值得信賴的好銀行”得到深入詮釋,正如董事長鄭國雨在致辭中所言,郵儲銀行將因勢而變、順勢而行,堅守服務“三農”、城鄉居民和中小企業的戰略定位,鞏固傳統優勢、開辟新生賽道、激活發展動能,加快推進戰略優化升級,優化資產負債表、強韌損益表,著力打造“更加普惠、更加均衡、更加穩健、更加智慧、更具活力”的一流大型零售銀行,當好服務實體經濟的主力軍和維護金融穩定的壓艙石。

          差異化競爭優勢更加凸顯推動“五篇大文章”見質見效

          “五篇大文章”進一步明確了未來金融業在助力經濟結構優化過程中的發力點,是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的針對性部署。2024年,是郵儲銀行步入資本市場的第9年。這些年來,郵儲銀行踐行責任擔當,服務實體經濟質效不斷提升,科技金融增量擴面,綠色金融蓬勃生長,普惠金融根深葉茂,養老金融特色彰顯,數字金融賦能增強。

          普惠服務能力不斷增強。郵儲銀行扎實推進普惠金融大文章落實落細,聚焦普惠信貸保量、穩價、優結構,全力推動服務模式創新和流程重塑,深化數字化轉型和集約化運營,持續提升普惠金融服務專業化水平,加快打造服務鄉村振興主力軍和普惠金融標桿行。截至2024年末,涉農貸款余額2.29萬億元,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63萬億元,占客戶貸款總額比重均居國有大行前列。

          打造科技金融生力軍,科技金融優勢加快建立。郵儲銀行聚焦科技型企業全方位金融需求,創新“技術流”評價體系、豐富“看未來”審查方法、優化“U益創”科技金融產品服務體系、打造“政企研投”科技金融生態圈,著力服務技術實力強、成長潛力大的“高成長型”科技型企業,為超過9萬戶科技型企業提供高質量綜合金融服務。

          建設數字生態銀行,數智化轉型加速推進。2024年,郵儲銀行上線新一代公司、信用卡核心系統等重大工程,連續兩年榮獲人民銀行金融科技發展一等獎,發布自有大模型“郵智”,持續以新技術為業務發展和客戶服務賦能;個人、企業手機銀行和企業網銀在行業相關測評中位居首位,客戶對郵儲銀行數字金融服務的滿意度不斷提升。2024年,信息科技投入122.96億元,同比增長9.03%,占營業收入的3.53%;MAU(手機銀行月活客戶規模)突破8,100萬戶,推出手機銀行10.0,中金金融認證中心有限公司(CFCA)發布《2024中國數字銀行調查報告》,郵儲銀行手機銀行用戶體驗及服務保障位列行業第一名,用戶體驗連續兩年位列行業第一名。

          擔當綠色金融先行者,綠色金融產品更加豐富。郵儲銀行積極傳播“綠色讓生活更美好”主張,大力發展可持續金融、綠色金融和氣候融資,探索轉型金融和公正轉型,支持生物多樣性保護,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截至2024年末,綠色貸款余額7,817.32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2.55%,增速持續多年高于各項貸款平均水平。連續被中國銀行業協會授予“綠色銀行評價先進單位”,獲得明晟公司(MSCI)ESG評級AA級。

          建設養老暖心銀行,養老金融服務體系持續深化。郵儲銀行圍繞養老金金融、養老服務金融、養老產業金融三大領域,構建“三橫三縱”立體式養老金融體系,搭建“一個賬戶、兩個專區、三份測算、四類產品、多項權益”的個人養老金產品服務體系,推出“U享未來”個人養老金服務品牌,打造陪伴在客戶身邊的養老暖心銀行、國家養老金融全面推進的重要服務銀行。

          郵儲銀行行長劉建軍在致辭中表示,要堅持做“難而正確的事”,在堅定走“長期主義”道路中,郵儲銀行將以落實“五篇大文章”為主線,全方位融入國家發展宏偉藍圖,積極拓展金融支持新質生產力發展新領域,在服務經濟社會中推進自身高質量發展取得新突破。

          業務結構更加均衡客戶價值創造能力持續提升

          郵儲銀行始終秉持為客戶創造價值的核心理念,一切業務創新、模式變革都緊緊圍繞滿足客戶對金融的多層次需求、發揚郵儲銀行特色資源稟賦、提供更加豐富優質的金融服務展開,助力客戶價值成就。

          郵儲銀行堅守一流大型零售銀行戰略,堅持金融為民的初心,深耕“六大能力”建設和精細化管理,激活發展內生動力,以金融力量助力金融強國建設。截至2024年末,個人存款13.63萬億元,較上年末增加1.13萬億元;個人貸款4.77萬億元,較上年末增加0.30萬億元;管理個人客戶資產(AUM)規模達到16.69萬億元,富嘉、鼎??蛻舴謩e增長17.60%、26.91%,消費貸款增長超1,300億元,其中房貸增量居國有大行第1位。

          公司金融業務方面,聚焦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堅持精細策略管理,優化資源配置,提升管理質效,推進“1+N”經營與服務新體系建設走深向實,保持良好發展態勢。截至2024年末,公司客戶達180.41萬戶,年新增33.90萬戶,總量較上年末增長13.21%,公司主辦行客戶增長110.49%,公司金融主要指標大幅跑贏市場;持續完善科技金融專業服務體系,為科技型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服務客戶數較上年末增長超過30%,融資余額較上年末增長超過40%。

          郵儲銀行積極打造金融市場差異化增長極,以客戶為中心深化同業生態圈建設,以平臺為載體提供一站式綜合金融服務,以數據為引擎激活同業生態價值創造動能,持續優化業務結構,提升發展質效。截至2024年末,資金業務資產規模6.84萬億元,政策性金融債承銷規模2,572億元,同比增長193.27%;資產托管規模突破5萬億元,手續費收入同比增幅優于同業平均水平13.17個百分點;理財產品規模突破1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31.68%;中郵理財產品規模增長率居國有大行前列,資產配置和交易能力持續增強;“郵你同贏”平臺累計交易量超5萬億元,同業生態圈影響力進一步擴大。

          圍繞均衡發展,郵儲銀行將進一步優化業務布局。鄭國雨董事長在致辭中表示,郵儲銀行“將持續深耕‘三農’金融、普惠金融、個人金融,將傳統優勢鍛造成為穩固長板,煥發傳統優勢‘新活力’”,同時將“發力公司金融、城市金融、特色金融、綜合金融,開辟均衡發展‘新賽道’”。

          以智能風控技術筑牢風險防線資產質量繼續保持優秀

          風險管理對于銀行來說至關重要。有效的風險管理體系不僅能保障銀行資產安全,更能提升抗風險能力,為可持續經營提供堅實基礎。

          2024年,郵儲銀行秉承審慎穩健的風險偏好,持續完善“全面、全程、全時、全域”的風險管理體系,加強對“三農”、消費、房地產等重點領域風險的精準管控和有效化解,在信貸規模穩健增長的同時保持了資產質量總體穩定。截至2024年末,郵儲銀行不良貸款率0.90%,不良貸款生成率0.84%,資產質量繼續保持行業優秀水平。

          為應對當前內外部形勢變化,郵儲銀行優化信貸經營理念,充分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推動各類風控系統優化迭代,有效加強對風險的排查、監測、預判和處置,全面提升“看未來”能力,提升洞察行業趨勢、找到市場縫隙、制定清晰發展策略的能力,助力全行搶抓市場先機、優化客群結構、有效防控風險,賦能新形勢下公司授信業務高質量發展。截至2024年末,郵儲銀行應用“看未來”技術批復企業超1.6萬戶,增長72.84%;批復金額超3.6萬億元,增長169.10%。

          向“新”求變激發改革創新“新動能”

          郵儲銀行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胸懷“國之大者”,強化使命擔當,不斷塑造新動能、新優勢,整體競爭力持續提升,發展韌性不斷增強。

          2025年是郵儲銀行成立十八周年?!笆藲q的郵儲,風華正茂、朝氣蓬勃;十八歲的郵儲,前景可期,大有可為?!编崌陮︵]儲銀行作出了這樣的期許。

          在推動管理創新方面,郵儲銀行將著力構建精益智慧、高效便捷的運營體系,實現“管理扁平化、運營垂直化”;著力推動網點綜合化、生態化、智能化轉型,強化科技賦能、數據賦能,將近4萬個網點打造成為便民利民的一站式服務窗口。

          在加強風險管理方面,郵儲銀行將優化完善郵儲特色的風控模式,持續推動“三農”、城鄉居民和中小企業三大領域高質量發展;將主動經營與管理風險,堅持資本集約化發展,強化內控合規管理和消費者權益保護;將充分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打造數字化、智能化風控體系,鍛造風險管理核心競爭力。

          在擁抱科技革命方面,郵儲銀行將以數智化為長期戰略核心,建立全行、全員數字金融思維,厚植全行數字文化,向“數字生態銀行”全面轉型;將持續加大科技投入,夯實基礎底座,建強數字技術、數字資產和數字基建,以科技實力迸發經營動能;將加快人工智能技術創新突破和迭代應用,用數智化全面重塑業務流程、全面賦能價值創造、全面驅動管理決策、全面提升服務能力。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推向縱深的關鍵之年,也是“十五五”規劃的謀篇布局之年。郵儲銀行將始終堅持服務實體經濟根本宗旨和防控風險永恒主題,加快推進戰略優化升級、做強做優主責主業,持續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走出一條郵儲特色的轉型發展之路,為中國式現代化貢獻郵儲力量。

        【編輯:張子怡】
        發表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評論

        頂部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色欲_免费国产一区二区不卡在线_欧美一级高清片在线观看_99国严欧美久久久精品l5l
          <ins id="aazt7"><big id="aazt7"><button id="aazt7"></button></big></ins>
            <sub id="aazt7"></sub>
            <b id="aazt7"><tr id="aazt7"><var id="aazt7"></var></tr></b>
          1. <video id="aazt7"><input id="aazt7"></input></video>
          2. 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99 | 中文字幕精品乱码亚洲一区 | 亚洲成年在线影院 | 亚洲h片在线观看播放 | 亚洲第一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在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