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璽有兩枚?另一枚藏在安徽農民家?
自古,國璽就是指最高統治者手中那方象征著最高權力的大印。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怎么會有兩枚國璽?
“這并不奇怪。后來的國民政府也是有兩方國璽,還被蔣介石一起帶去了臺灣。”蔡鴻源說,國民政府的國璽一個是“中華民國之璽”,一個是“榮典之璽”。前者是北伐完成、全國統一后于民國十八年啟用,用在外交事務文件上,代表的是國家權力;后者于民國二十年啟用,是國家元首授于榮典的印信,用于勛章證書、褒揚令等文件。
然而,這兩方國璽和傳統的玉璽一樣,都是印章。蔡鴻源說,孫中山當臨時總統時所擁有的另一枚,卻并不是印章,外表和勛章差不多。
“我們看當時的老照片,孫中山胸前紐扣上系了一條環鏈,另一頭放在口袋里,很多人猜測他戴的是一只懷表,其實不是,就是這枚璽綬。”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蔡老告訴記者,這枚珍貴的璽綬,一直藏在安徽一位農民的家中。
2003年,安徽淮北蕭縣農民張永魁帶著“祖傳寶貝”來到南京,找到了在國內赫赫有名的孫中山研究專家蔡鴻源。
“我當時覺得這不可能!因為從來沒聽說過有這么一件東西。而且上面刻的字莫名其妙,就像一枚民國時期士兵的胸章。”蔡鴻源回憶,和張永魁一起來的,還有淮北市的蔣華蘭女士。兩人已經對此潛心研究多年,一聽專家全盤否定,全傻了。
然而,就在張永魁和蔣華蘭無比失落的時候,蔡鴻源赫然發現:他們說的,極有可能是真的。
27字“銀券丹書”暗藏玄機無數?
原來,就在他們離開南京一年多后,蔡鴻源翻看1912年由上海自由出版社出版的《中國革命記》時,竟然在《特別記事: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履任》一文中找到了關于“璽綬”的記載:“謹致大總統璽綬,發號施令、崇為符物……”證明了“璽綬”的存在。
“這個璽綬,應該是真的。”經過幾年的查證,蔡鴻源完全改變了當初的看法。他告訴記者,去年10月,全國各地40多位專家齊聚北京,專門召開了一次“中華民國璽綬專家論證會”,專家最后的意見是:這是一件罕見的、政治性極高的民國文物,是孫中山當年佩戴過的。此前,海內外從未發現過類似的文物。
如此珍貴的文物,為何藏在淮北農民家中。背后又有怎樣的故事?快報記者撥通了位于蕭縣祖樓鎮墓上村張永魁家的電話。
“這是我的祖父張廷玉留下來的,他給孫中山當過貼身侍衛。”在張永魁印象中,祖父為人不茍言笑,有著一身好武藝,每天早上都會在院子里耍刀弄槍。據祖父生前介紹,這枚“璽綬”是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時佩戴的璽綬胸章。1922年,陳炯明叛變革命前夕,孫中山將一些重要文書及璽綬一起交給張廷玉,讓他解甲歸田,秘密保管這些東西。“東西全都放進一個紅木箱子,藏在炕洞的夾層里。”張永魁說,可惜有一年發大水,家里全給淹了,紙質文件全都被毀,只剩下金屬質地的“璽綬”。此外,還有畫卦法、數字互變法、書寫見證法、拆字揭秘法、一加一乘二營法等,靠著一代代的口口相授,也流傳下來。
這些法有什么用?記者聽得很迷糊。
張永魁一語驚人:用來解讀“璽綬”的。他告訴記者,別看這塊小小的銅牌,里面蘊含了很多內容。“它又叫‘銀券丹書’,即國璽地契。古時候冊封王侯不是都有鐵券丹書嗎?標明冊封的領土范圍。這個級別更高,因此叫銀券丹書,標明了中國的領土范圍。”
記者仔細觀察從蔡鴻源那里得到的“璽綬”照片。正面是中華民族傳統的宮燈圖案,上鑄:沭邑、文明、八五、市市、恭頌10個字;反面是太極圖案,上鑄:中華民國十年第一師二旅四團二營六連17個字。
一共27個字,看得記者一頭霧水。正面的字,完全不懂,反面看起來怎么像是部隊番號?再說了,中華民國十年,即1921年,孫中山1912年就任的時候怎么會佩戴1921年的東西呢?
如何解讀“銀券丹書”,專家意見不一
張永魁解釋,這得用易學和他祖父流傳下來的那些方法來解讀。比如,中華民國十年第一師二旅,其實暗含著“1912”。這只是最表層的意思,27個字的深層含義就更多了,包括中國與鄰國如何劃分國界,如何進行教育改革等很多內容。
這番解讀,聽得記者更犯暈。小小一塊銀質胸章,有這么玄乎?
對此,蔡鴻源認為,張永魁的解讀有一定道理。“孫中山、廖仲愷等人都精通易學和隱語。當時的革命黨人常常組織暗殺行動,互通信息時會使用大量隱語。”還有種說法,孫中山在海外曾加入“洪門”,這個神秘古老的地下組織,正是有一套非常嚴密的隱語,外人完全不懂。
不過,憑著兩幅圖、27個字,就能暗藏那么多的重要內容?記者聯系到去年曾參加了璽綬論證會的另兩位專家。中國社科院近代歷史研究所研究員尚明軒覺得“太過玄乎”。“我們要以實證來說話,這些推算,也太神了吧?”
南京大學哲學系盧央教授告訴記者,當時,他負責考證張永魁和蔣華蘭所用的周易推算方法。“比如乾卦是哪個方位,震卦代表哪個等等,這在他倆的推算運用中,都是對的。但至于每一卦解讀出來是什么含義,這本來就是見仁見智的事,我就不好評價了。”
據了解,雖然專家對這件文物的真假基本達成共識,但對它的解讀,意見并不統一。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