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神秘消失”的三個月
●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的檔案資料為何難以尋覓?
●孫中山任臨時大總統時用的漢白玉圓桌為何到了廣東?
●孫中山身后留下的謎不少,還有什么?
世紀90年代,總統府要辦一個有關孫中山的展覽,由劉曉寧負責部分展品的籌劃。很多人都知道,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坐著一駕馬車直奔長江路上的兩江總督衙署,也就是從這天起,兩江總督衙署就變成了總統府。因此,總統府因孫中山而得名,孫中山又因總統府而名垂青史——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共和國的第一任總統。要在總統府辦一個和孫中山有關的展覽,最重要的,當然是展出孫中山擔任臨時大總統期間的歷史資料。然而,在尋找資料時,劉曉寧有了意外的發現。
本版主筆 見習記者 戎丹妍
二十年前發現的一樁怪事
尋找歷史資料的第一站,劉曉寧去了位于南京明故宮附近的第二歷史檔案館。當他提出要查閱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期間的歷史資料時,檔案館人員只拿了幾卷文宗過來,這令他非常驚訝:中國幾千年封建制度被推翻后的第一個政府,檔案資料難道就只有這些嗎?
在翻閱中,劉曉寧看到了孫中山就任期間頒布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這部法律主要是移植了西方的民主體制,其中法國和美國的體制借用的更多,比如司法已有獨立審判規定,符合三權分立原則。就任期間,除了公布這部法律,孫中山還頒布了其他幾十項法律、法規。然而,除了《文官考試令》《約束士兵令》《整頓吏治令》等五六個法令,劉曉寧并沒有看到太多的資料原件。就連孫中山就職時發表的宣言書、就任大總統發表的誓詞,以及人們發來的賀電信函等,都未見片言只字。特別引起他關注的是,孫中山在就職典禮上的照片一張都沒有。經過詢問,劉曉寧還確認,在很多公文上出現的那枚“中華民國臨時總統印”原件也不知去向。
按道理來說,民國時期的歷史檔案都應該保存在第二歷史檔案館才對,而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第一任總統這樣一件大事,怎么就只保留下來這么點檔案呢?為了能找到更多有關孫中山在總統府就職期間的資料,劉曉寧開始到處尋找。
北京是否有這些資料呢
劉曉寧首先猜測,這些資料可能都到了北京,因為按慣例來說,一任總統辭職,他在位期間所有關于公務的檔案資料都應當交給下一任。但因為當時條件特殊,袁世凱不肯來南京就任,最后在北京稱帝了。所以這些資料有可能會被帶到北京。
但在北京的國家博物館,劉曉寧也沒有找到多少歷史資料,最后只復制回來一張孫中山在任大總統期間頒布的委任狀。這是一張委任王芝祥為第三軍軍長的委任狀,如今在總統府內也有展覽。其他有關臨時政府的檔案資料也有一些,不過也不多,而且也不適合展覽,所以劉曉寧就沒有復制。而且在這里,他也沒有找到那枚總統大印,就職典禮上的照片他也一張沒找到。
這些東西可能保存在哪里呢?
孫中山擔任總統時用的家具現身翠亨村
劉曉寧又來到了孫中山的出生地、廣東省香山縣(今中山市)翠亨村的孫中山故居紀念館,這里有一個孫中山研究所,不知這里是否也有孫中山就任總統期間的原始檔案?
到了這里后,劉曉寧發現,原來這里保存了大量孫中山在南京就任總統的資料,這個發現令他十分驚訝。這些資料怎么會到了這里?它們是怎樣到了這里的呢?
最令劉曉寧吃驚的是,在這里,他還發現了孫中山在南京就任總統時使用過的好幾樣家具,比如兩張木質高靠背扶手皮椅,兩張木質矮靠背扶手椅,還有一張漢白玉石圓桌。這張漢白玉圓桌,劉曉寧在南京的總統府也看到過,那是一張桌面直徑805mm、高780mm、底座邊長325mm的漢白玉質地圓桌,底座為方形,立柱由方形過渡為螺旋紋,立柱下部雕有4只龜、4只鶴和其他紋飾,整張圓桌色澤潤白,雕刻精美。不過,南京的那張是仿品,翠亨村的這張才是原件。
孫中山離開南京后怎么連家具也一起帶走了呢?問了紀念館的人后劉曉寧才知道,這些家具和資料也并不是原本就在這里的,而是紀念館從澳門的孫中山故居那里征集過來的。
原來,這些資料大都是在澳門的孫中山后人家找到的,第一個發現這個秘密的人是原廣東省社科院院長張磊先生。張磊當時到澳門考察,順道到澳門的孫中山故居考察,他無意中在一個小房間內發現了很多孫中山就任總統期間的文獻資料。當時這些資料基本沒有人管,但張磊發現了其中重大的研究價值,于是就帶了幾麻袋回來。而且為了帶這些資料回來,還費了一番工夫,因為當時澳門還沒有回歸,在過海關時遇到了困難,最后張磊只好花了一些錢進行疏通才得以通過。
看到這里竟然有這么多民國臨時政府時期的資料,劉曉寧非常興奮。他還征得紀念館同意,復制了一批資料回來。
不過,令劉曉寧疑惑的是,為什么孫中山辭職后能把這些家具都帶走呢?這些東西本身就很笨重,而且不是應該屬于政府的嗎?怎么會私人帶走呢?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