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女管家”崔秀楠:早看窗簾晚看燈 時刻關注老職工生活狀況
中新網哈爾濱3月8日電 題:社區“女管家”崔秀楠:早看窗簾晚看燈 時刻關注老職工生活狀況
中新網記者 姜輝
“社區工作恰如繡花,唯有以初心為針、民情為線,在經緯交織處繡出新時代的巾幗擔當,才能穿引起基層治理的‘信任之線’。”在日前舉行的黑龍江省紀念“三八”國際婦女節表彰大會暨黑龍江省婦聯十三屆二次執委會議上,剛剛獲得“全國三八紅旗手”榮譽的崔秀楠誠摯地說。

1989年出生的崔秀楠是黑龍江省大慶市讓胡路區創業城街道創業八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
“第一次入戶走訪,就遇見了在寒風中提著一袋子面艱難行走的李大娘。”回想10年前,初到創業城街道創業八社區時的場景,崔秀楠記憶猶新。
“那時八社區初建,我根本就沒想到,我和4名‘90后’姑娘,將要當起53棟樓5226位居民的‘管家’。”了解到社區里住著很多大慶油田退休老職工,崔秀楠走家入戶發動宣傳,很快組建起“創業紅”巾幗志愿服務隊,采取“早看窗簾晚看燈”的辦法,時刻關注老職工的生活狀況。10年間,398位獨居老人的窗前燈光,1.2萬次入戶服務的腳印,讓信任的種子在寒冬里破土生長。
社區工作就像繡花,針腳越密越暖心。為了及時解決居民訴求,崔秀楠創造了“1458N有事我幫您”工作法,讓每個數字都閃耀著為民的溫度。一個零下30攝氏度的冬夜,社區一名老人家里水管爆裂,把崔秀楠和維修隊員泡成了“落湯雞”,可樓上樓下亮起了十幾盞明燈、鄰居們送來姜湯棉衣,讓寒夜格外的溫暖。這場意外讓崔秀楠催生了“15分鐘應急圈”工作理念,如今已發展成為46名巾幗骨干織就的互助網絡。
10年間,2665件民生訴求的解決記錄、556個安全隱患的排除清單、335起鄰里糾紛的調解檔案,還有478個微心愿實現的燦爛笑顏,都在印證著最生動的基層服務注解。
基層治理不僅要解民生之憂,還要鑄精神之魂。崔秀楠組織社區里40名有過大慶石油會戰經歷的老阿姨,組成“銀齡巾幗宣講團”,帶著580個創業故事走進學校、工廠,讓“鐵人鋁盔”通過3D技術“活起來”,整理出25卷《會戰家譜》,編寫了6本《會戰工作實錄》,讓精神傳承的繡線穿越時空,編織起新時代的熊熊火炬。
“基層治理的密碼,藏在凌晨三點刺耳的應急電話里,寫在臨終關懷讓生命溫暖謝幕的深夜陪伴中,刻在居民交付的家門鑰匙上。”崔秀楠說,一路走來,要感謝家人的理解,她摔壞了尾椎骨,家人一邊埋怨,一邊為她上藥,一邊支持她走街串巷,沒耽誤一天工作。站在新起點,將以奮斗為梭、以奉獻為線,在龍江大地的經緯間,努力繡出新時代基層治理的巾幗奮斗圖。(完)


社會新聞精選:
- 2025年04月05日 17:10:56
- 2025年04月05日 16:58:43
- 2025年04月05日 15:26:13
- 2025年04月05日 15:04:10
- 2025年04月05日 14: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