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 id="aazt7"><big id="aazt7"><button id="aazt7"></button></big></ins>
        <sub id="aazt7"></sub>
        <b id="aazt7"><tr id="aazt7"><var id="aazt7"></var></tr></b>
      1. <video id="aazt7"><input id="aazt7"></input></video>
      2. 大理“當代神農”遍“嘗”滇西千余種植物 填補白族醫藥文獻空白

        大理“當代神農”遍“嘗”滇西千余種植物 填補白族醫藥文獻空白


        視頻:現代科技活化千年藥方:400余種白族醫藥有了“說明書”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云南大理4月5日電 題:大理“當代神農”遍“嘗”滇西千余種植物 填補白族醫藥文獻空白

          中新網記者 韓帥南

          上萬種植物廣布滇西群山,每一株不起眼的野草都可能暗藏改寫現代醫學的密碼,但它們大部分都不被人所知。大理大學藥學院教授姜北帶領團隊十余年專注“破譯”滇西植物藥用密碼,從近1500種植物中篩選出抗瘧疾活性成分,更讓口口相傳的白族醫藥首度載入文獻。

        3月26日,姜北指導學生進行研究。中新網記者 韓帥南 攝

          “我是非土生但土長的大理人。”近日,姜北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笑著介紹。出生于1963年的姜北從小跟隨父母走南闖北。20世紀70年代,一家人定居云南大理,姜北自此在大理學習生活,后在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獲得植物學博士學位。

          2001年,為進一步開展學術研究,姜北前往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深造,此后留美工作。六年后,出于對大理的思念以及希望能更好發揮自身所學,姜北決定帶著家人回到云南大理,進入大理大學藥學院任教。

          大理白族自治州所在的滇西地區地處橫斷山脈縱谷區,是全球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之一。這里垂直氣候帶顯著,從海拔1000米的怒江干熱河谷到6740米的梅里雪山,形成了寒、溫、熱三帶并存的獨特生態格局,孕育超過1.2萬種高等植物,藥用植物2000余種,其中三七、重樓、石斛、冬蟲夏草等名貴藥材享譽中外,更有大量未被現代科學系統研究的民族民間藥用植物。

          姜北來到藥學院后,在已有昆蟲藥物研究這一傳統優勢研究領域的基礎上,充分利用滇西植物資源豐富、民族醫藥文化多樣的有利條件,果斷地將植物藥和民族藥確立為學院的第二、第三學科研究方向,并帶領團隊迅速展開滇西植物樣品庫的建設。

          2008年起,姜北每年都會帶領團隊在滇西各地采集植物樣品,“多則一年40余次,少則一年七八次”。在姜北辦公室外懸掛的一張云南地圖上,從香格里拉到西雙版納,從寒帶到溫帶、熱帶,密密麻麻的采集點記錄著團隊十余年來的足跡。

        3月26日,姜北介紹采集植物樣品的情況。中新網記者 韓帥南 攝

          最初,如何鑒定采集到的植物成為一道難題。在缺乏儀器和電子資料的情況下,姜北帶領學生一頁一頁翻書比對。只要抓住機會,他便會向植物學專家虛心請教。

          “研究植物就是需要經常去野外進行實地觀摩與考察,像老一輩的植物學家蔡希陶、吳征鎰,都是走過了中國無數的山山水水。”在多年積淀下,姜北逐漸“摸到”了研究藥用植物的門道,現在在野外遇到的大部分植物都能認出它們的科、屬,推測出其可能含有的主要成分。

          “有時我帶著學生在蒼山給他們講解植物,身后跟著的游客隊伍會越來越龐大,他們也對植物科普很感興趣。”姜北說,在研究藥用植物多年后,他們在蒼山上看到的不再只是滿眼的綠,而是一棵棵植物的化學成分和藥用價值。

          目前,滇西植物樣品庫已收集植物近1500種,涉及約200科、近800屬。采集到的每種植物又被提取出兩份提取物。在近3000個提取物樣品中,姜北團隊開展了抗病原、抗瘧疾等方面的篩選。

          發展至今,大理大學藥學院對云南黃芪屬植物研究獨樹一幟,抗瘧藥用植物研究達到國內外領先水平,抗耐藥致病菌、抗立克次體研究也具有顯著特色。

          “我常對學生說,我們其實跟很多老中醫一樣,是在發現秘方、偏方。”姜北笑著說,不同之處在于,老中醫們往往是通過自身“嘗百草”,而他們是用現代藥理模型與科學方法進行篩選。

          與此同時,利用地處滇西民族地區的區位優勢與自身學術專長,姜北十余年來同步堅持著白族醫藥研究工作。

          白族在蒼山洱海間積累了千年醫藥智慧。其醫藥體系融合了南詔國時期的佛教醫學、本土巫醫文化及漢地中醫藥精髓,形成了“一病多方、同方異用”的特色。民間至今流傳著“蒼山十九峰,峰峰有靈藥”的諺語。然而,由于缺乏規范、通用的文字,傳統白族醫藥多依賴口傳心授,大量秘方偏方如今瀕臨失傳。

          姜北團隊目前共收集、拍攝白族常用藥用植物400余種,從植物種類鑒定、藥理藥效研究、白族民間使用方法等方面進行系統整理,結合近年來多種白族藥用植物現代研究成果,先后完成《白族慣用植物藥》《白族藥用植物圖鑒》《白族特色藥用植物現代研究與應用》三部專著,并積極推介宣傳,填補了白族醫藥無文獻資料、缺少系統性研究與科普宣傳的空白。

        2014年8月,姜北在野外進行拍攝。受訪者 供圖

          最讓姜北感到自豪的是,在他的帶領和參與下,大理大學藥學專業從一個普通學科,變成本碩博俱全、省內一流學科,研究條件與水平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姜北說,下一步,他會聚焦于抗瘧藥物的深入研究、拓展抗立克次體新方向研究,積極推動白族特色藥物的成果轉化。同時,他也會繼續在云嶺大地“遍嘗百草”,讓云南的植物資源優勢得到進一步發揮。(完)

        【編輯:曹淼欣】
        發表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評論

        頂部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色欲_免费国产一区二区不卡在线_欧美一级高清片在线观看_99国严欧美久久久精品l5l
          <ins id="aazt7"><big id="aazt7"><button id="aazt7"></button></big></ins>
            <sub id="aazt7"></sub>
            <b id="aazt7"><tr id="aazt7"><var id="aazt7"></var></tr></b>
          1. <video id="aazt7"><input id="aazt7"></input></video>
          2. 在线观看免费播放AV片 | 亚洲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久直播 | 亚洲AB五月天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手机在线看片不卡 | 日韩v国产v亚洲v精品v |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高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