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問丨短評:何為中華文明的精神特質?
中新社北京7月31日電 題:何為中華文明的精神特質?
作者 徐皇冠
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實證了中國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歷史來路中,中華文明形成了“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質和發展形態。
所謂精神特質,是意識、思維與一般心理狀態中,區別于他者的獨特性質與內容。或許有人說,強調“愛”與“百姓”、“誠信”與“正義”等并不鮮見。但實際上,中華文明中的諸精神特質,并不是抽象、孤立或暫時的價值,而是有著深刻的歷史沉淀與現實影響。
精神特質作為一種社會意識與上層建筑,必然由一定的物質基礎產生。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農業起源和文明起源相互聯系。據考古研究,中國的農作物馴化和農業起源至少可追溯到1萬年前,以農業生產為主導經濟的農業社會至少在距今5500年前后正式建立。可以說,中國在東亞獨特的地理環境下孕育的生產方式,構成了生產關系與上層建筑發展的基礎,塑造了傳統中國對人與人、人與自然關系的認識與處理,而中華文明的精神特質正是孕于其中。
同時,中華文明的精神特質,不是孤立地生發于物質生產,而是作為集中體現與突出標識,反映著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立足世俗、追求“天道”、重視包容等特征,在關于中華文化傳統的眾多討論中屢被提及。中華文明體系并非以宗教為核心,其對此岸世界和世俗性的重視包含著“仁者愛人”“民為邦本”的要求。中華文明獨特的天道觀,本質是對社會公德和集體倫理體系的追求,誠信、正義等正是其中的重要價值。“和而不同”“有教無類”,中華文明自古形成了罕見的包容性,大同與和合寓于其中,成為民族傳承千余年的認同與追求。
可以說,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這些中華民族的精神特質是一種典型的社會意識,在以千年計的文明發展歷程中,發展、完善著自身。它們在反作用于社會存在、形塑中國傳統社會發展形態的同時,也形成了巨大的相對穩定性,融入了民族的文化基因與血脈。它們作用于歷史中國,也影響著當代中國,一如英國學者馬丁·雅克所指出,中國是“文明型國家”的成功。
近代以降,中國社會發生巨大變遷,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創造了系列偉大成就,但并沒有割斷中國的文化血脈,而是提出,“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我們應當給以總結,承繼這一份珍貴的遺產”。新時代,中國共產黨推動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從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到決勝脫貧攻堅,從走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到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華文明的精神特質,正以“其命維新”的方式彰顯于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的當代中國實踐。
英國學者凱瑞·布朗在新書《歐洲人眼中的中國》里寫道,“對21世紀的人們來說,了解和接觸中國已越來越成為一種剛需”。誠然,中國不自外于世界,世界也需要與中國接軌。“鍛煉無遺力,淵源有自來”,中華文明的精神特質,不失為世界認識中國、解讀中國的一把“金鑰匙”。(完)
國內新聞精選:
- 2025年01月07日 16:46:19
- 2025年01月07日 14:37:15
- 2025年01月07日 14:29:13
- 2025年01月07日 13:50:48
- 2025年01月07日 13:37:10
- 2025年01月07日 10:08:07
- 2025年01月07日 08:50:09
- 2025年01月06日 22:26:04
- 2025年01月06日 13:43:39
- 2025年01月06日 12: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