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拐點已經明確
2007年8月7日,國務院發布《關于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的若干意見》(24號文件),該文件被認為是對1992年以來全國“房改”的總結,是住房新模式的轉折點。
易憲容認為,24號文說明政策拐點已出現。如果沒有1998年中國的住房制度改革,就不會有今天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如果沒有2003年《國務院關于促進房地產市場持續健康發展的通知》(18號文件),也就不會出現房地產市場如此快速的發展。
2003年的18號文件,第一次明確房地產是支柱產業。北京市主管建委、規劃的副市長陳剛對媒體說,政府提出建立最低收入、低收入、中低收入、中等收入、高收入等三級化的保障措施,為的是底端有保障、中端有支持,高端有市場,所以我深信拐點會到來。
在萬通集團董事局主席馮侖看來,這種轉型將可能持續一段時間,大概三年后會變的非常清楚。就像新加坡80%的人住在政府的公共租屋一樣,那時30%的市場會有漲有落,70%的保障性住房會一直保持穩定。
如果這個基調是對未來市場的布局,那么影響眼下市場格局的依然是從緊的貨幣政策。2007年12月11日,央行和銀監會下發《關于加強商業性房地產信貸管理的補充通知》,要求各商業銀行應以家庭為單位執行第二套房貸政策,并且暫停“轉按揭”“加按揭”等業務,緊接著央行開始2007年度內的第六次加息,六次利率上調后,5年以上的房貸利率由2007年初的6.84%增加至7.83%,第二套住房貸款的利率為8.61%。
按揭貸款政策的收緊,對房地產業的打擊將是災難性的。尤其是在產品銷售上,90%以上的銷售是靠銀行按揭貸款實現,這除了說明中國目前購房者購房實力不強,嚴重透支購買力外,銀行還在挾持著這個行業。
建設部住宅及房地產研究會副會長顧云昌說,從緊的貨幣政策不是一句空話,2008年加息、提高存款準備金率、收緊銀根減少流動性仍將延續或得到加強,中小房企將面臨一個很大的生存問題。
從緊的貨幣政策“卡”住了房地產市場的“咽喉”,房地產公司的資金主要來源于銷售收入、銀行貸款、資本市場,現在后兩條已經被徹底堵死了。
記者從建設部提供的資料看到,目前全國房地產開發企業已經超過4萬家。王石分析眼下的形式說,小企業在未來會有自己的生存之道,就像美國的地產開發企業,分工非常精細,各自的專業優勢很明顯,除了做全國市場和全部產品類型的,還有大量區域性的,以及做獨棟住宅、公寓住宅、一級開發等等細分市場的企業。相信細分市場的嬗變不會太好過。
土地市場拐點已現
在房價瘋漲的日子里,土地是上市公司的最好題材,公司大量拿地、囤地,是公司業績的代名詞和搖錢樹,房地產上市公司根本沒必要考慮開發房屋的利潤。據北京師范大學金融研究中心撰寫的《中國房地產土地囤積及資金沉淀評估報告》估測,到2007年底,房地產開發商囤地約10億平方米,這些土地量足夠開發商進行4年的開發。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