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寧鄉做優創新生態 厚植科創沃土結出產業“碩果”
中新網長沙3月17日電 (劉曼 徐志雄)隨著今年國產人形機器人火出圈,位于湖南寧鄉的國內機器人核心部件供應商萬鑫精工生產的行星減速機、諧波減速器等機器人核心部件,訂單同比增幅40%到50%。連日來,該公司生產線“火力全開”趕訂單。
“人形機器人之所以能精準、靈活運動,離不開這個小小零件。”上述公司技術骨干資濤介紹,諧波減速器主要就是用于人形機器人手的腕關節、指關節以及肘關節;行星減速機主要是應用于肩部和肘關節、膝蓋關節等。

精密減速器作為高端裝備制造的核心部件,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都依賴進口。萬鑫精工十年如一日堅持創新,如今,其自主研發的精密行星減速機、諧波減速器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得益于此,2025年以來,該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50%。
近年來,寧鄉市對于創新主體的培育卓有成效,涌現出一批“科創小龍”企業,攻克了關鍵技術。如長沙微納坤宸發明新型難融復合金屬材料,在耐3000攝氏度以上超高溫領域獨占鰲頭;戴斯光電填補國內高功率光學元器件空白;湖南晶瓷新材料“多彩寶石微晶”系列產品為全球首創等。
目前,寧鄉擁有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8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706家。2024年,寧鄉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達到47.28億元,同比增長22.3%。
如何讓中小企業在科技創新浪潮中展現出巨大的活力與潛力?先天資源稟賦并不突出的寧鄉,將政府職能嵌入企業全生命周期,用“沃土式”科創環境破除資源“板結”,用“股東式”服務環境調配陽光雨露。從2022年開始,該市實施“十強”行動,致力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轉化區,每年更新迭代相關政策。
創新主體處在技術萌芽期、成果轉化期和產業化階段不同時期時,寧鄉有不同的“動作”:如組織“百支基金進寧鄉”實現資本與企業精準對接,為科技型企業提供更多支持和服務;出臺“科創橋”計劃,進一步促進企業與科研機構的合作,推動技術成果的有效轉化;加強與投資機構、天使基金的合作,推動初創企業快速成長等。
2024年,寧鄉市引入科技成果成交額實現翻倍增長,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109.85億元。特別是在新能源、機器人、智能制造等領域,科技成果轉化率達到新高。
舒適的發展環境吸引科研資源不斷聚集。當前,寧鄉擁有各類創新平臺351家、高新技術企業545家、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26家、國家單項冠軍6家、全球工程機械50強企業1家、全球“獨角獸”企業1家、研發人員6000余名、技能人才近3.5萬名。
“我與寧鄉已結緣20多年。政府非常重視科創項目以及人才培育,在這里創業沒有后顧之憂。”今年2月,中南大學冶金與環境學院教授、中國有色金屬學會冶金物理化學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李新海,帶著晶標科技納米硅材料生產基地項目落戶寧鄉。
日前,《寧鄉市推動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十條措施》正式出臺,對年產值增幅顯著、設備更新及技術改造成效顯著、新入規、新獲評工業品牌的企業及一批優秀企業家發放相關獎補。單家企業最高可獲1000萬元獎勵。
寧鄉市委副書記、市長黃滔表示,未來寧鄉將繼續把科技創新作為第一生產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建設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創新高地,致力成為科技創新的熱土,實現更高質量的跨越式發展。(完)


經濟新聞精選:
- 2025年04月03日 08:14:58
- 2025年04月02日 14:23:48
- 2025年04月02日 12:12:18
- 2025年04月02日 11:59:53
- 2025年04月02日 11:4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