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20日電在中國第三個“男性健康日”(10月28日)到來的時候,有人提出了成立“男聯”的建議。最新出版的中國《新聞周刊》推出一組報道《男人病了?》。文章在前言中提出了一個“話題”:與眾多的婦女保護組織和機構相比,維護男性權益的專門組織卻無一家,作為強者形象出現的男人們也需要保護嗎?
這組稿件由二篇報道和三篇背景組成。本網轉載其中一篇和三篇背景如下:
主題文章:男性之病
辦公室的飲水機空了,那么如果辦公室里有男同胞,他就該去換這桶水。這是約定俗成的規矩。男人嘛,比女人更強壯,也應比女人更多地承擔體力活。在西方社會,男人會為女人開門,讓女人先走,這種騎士風度也是強者關照弱者的體現。
傳統的男權文化認為,一個男人在社會中必須成功,不能失敗。如果失敗,你不但得不到社會的尊重,而且你全家都跟著你不幸福,因為家庭先要富裕才有好日子過,而富裕不富裕,責任都在男人身上。
男性是要為這種強者身份付出代價的。前不久,“搜狐”網站推出一個名為“男人病了?”的專題,專門討論了許多不被男人們(和女人們)以為然的男性健康問題。
男人的健康問題早就有了。2001年,上海市進行了一項覆蓋近10萬人口的社區健康調查,報告結果顯示: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高血壓、冠心病、高血脂、糖尿病和肥胖癥這五種“富貴病”正威脅著男性健康。一個統計結果是,中國中年男人患重病概率比女性高2-3倍。
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全球約有35%以上的人處于疲勞狀態,尤其是中年男性人群的疲勞狀態者高達60%-75%。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生殖健康專業委員會朱耀華主任認為,近年來男性的社會壓力增大,從醫學上看,男科疾病發展較快。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教授劉英認為,“整個社會并沒有意識到男性在如此大的壓力下的健康狀況。”
此外,男性的“亞健康”同樣值得關注。造成“亞健康狀態”的原因是復雜多樣的。一般認為,心因常起主導作用,即隨著現代化生活節奏的加快,社會競爭日趨激烈,人際關系復雜緊張,而使人的心理失衡所致。
具有過高的抱負、敵意感甚強的A型行為也是造成“亞健康狀態”的原因之一。“亞健康狀態”形成的其他因素,還有過量吸煙、酗酒、大氣污染、長期接觸有毒物品等等。無疑,男權文化的影響,使得男性更容易處于“亞健康狀態”。比重占絕大多數。
難言之隱:ED
“ED”,是英文Erectile Dysfunction的縮寫,中文譯為勃起功能障礙。是指人們有性交欲望但性交時陰莖不能勃起或不能維持勃起或勃起不堅,以致難以進行或維持滿意的性生活。也就是常被人們談論的陽痿。
2000年中國的首個男性健康日的主題,就是影響家庭生活質量的“ED”。統計顯示,全國25%~28%的男性不同程度地受到ED的困擾,而45歲以上的男性占的比例則更大,達52%~55%。性生活不和諧已成為城市居民離婚的主因,其中,在廣州城市居民離婚案中,其比例已超過60%。而在性生活不協調的家庭中,三分之二的原因來自男性。
全球范圍內,有超過1億男性患不同程度的ED。40至70歲男性中,35%患中度至完全性ED,而超過90%的ED患者從未求過醫。
專家認為,男性健康與男性的行為密切相關。例如男性較女性更多地吸煙、飲酒,而煙酒嗜好不但增加了男性患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和惡性腫瘤的機會,還會直接或間接影響性生活和生殖健康,引起或加重性功能障礙和前列腺疾病。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參與不健康的性活動,因而更容易染上性病、艾滋病,其后果除了危害男性的性功能和生殖健康,甚至使生命受到威脅外,還會殃及妻子,影響家庭穩定。
女性解放男性?
從2000年開始的中國男性健康日活動,第一屆的主題是影響家庭生活質量的“ED”,第二屆是“男性健康與文明家庭”,而今年10月28日第三屆的主題是:關注男性健康,計劃生育,丈夫有責。“目的就是想讓男性在計劃生育過程中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因為男性健康本身是社會健康的一部分,所以要做好計劃生育工作,也就需要做好男性健康。”國家計生委宣傳教育司司長陳勝利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的獨家采訪時說。
有意思的是,男性生殖健康的提出還是起源于對女性健康的保護。
“以前一直強調女性健康,但是發現,如果忽略了男性健康,整個社會的健康狀態不可能有所提高。”國家計生委科學技術研究所生殖健康醫療中心主任陳振文說。
在中國,采用避孕措施的育齡夫婦中,女性比例約為85%,男性僅為15%。近年的一項調查表明,非意愿妊娠導致人工流產的婦女中約40%是由于避孕套使用不當造成的,這直接與男性有關。人們于是意識到,如果不能為男性健康提供服務,那么也無法保證女性和整個社會的健康。
朱耀文認為,男性健康沒有得到社會的認同,原因之一是由于傳統觀念的作祟,男人們不想把男科疾病包括男性ED擺在桌面上,不愿去找醫生。這就致使社會上出現了以男性為主要對象的街頭小廣告泛濫,損害了更多男性的健康。
而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教授劉英認為,社會應該給男性更多的寬容,而男人也應該調整好心態。
“首先是心理上,男性面臨如何保持自信心的問題,男性不應該禁錮于傳統對成功的定義,只要是進步了,即為成功。其次是健康的生活,一是肌體健康,二是心理健康,同時還要提高自己的社會承受能力,面對地位的升降、財富的多寡轉移,應該有足夠的承受能力。”
也可以這樣說,如今男人身上的巨大壓力,除了來自男性本身,也來自社會中的女性。如果說,在婦女解放運動中,我們認識到,只有全人類得到解放,才有女性的最終解放;那么男性也一樣,只有在全社會男性女性的共同努力、共同獲得解放的基礎上,才會有男性真正得到保護得到解放的那一天。
背景一:年過三十的男人要注意
男人三十:體重上升皺紋出現
大約四分之一的30歲男人開始謝頂。與此同時,男人的鼻孔和耳朵的毛開始“茂密”起來,體重開始上升,不知不覺中,皺紋也爬上了臉。這時應盡量少曬太陽、少吸煙、少飲酒。
男人四十:患癌癥的幾率高了兩倍
40歲的男人患癌癥的幾率比30歲男人高兩倍。白發也漸漸出現在男人的頭上,胡須卻越長越密。這時,男人的大腦每天要損失5萬個腦細胞,記憶力也開始衰退。腰圍又比30歲粗了不少。
男人五十:視力聽力嗅覺每況愈下
50歲,患癌癥的可能性比40歲男人又高出1倍,這確實令人擔憂。在進行體育鍛煉時,身體的各個關節變得容易受傷。視力、聽力和嗅覺也每況愈下。體內睪丸激素的水平開始下降,肌肉、骨骼和性欲都開始走下坡路。和年輕時比,男人的心臟功能不再那么強了,性能力也下降了。
男人六十:65%的人都謝了頂
60歲患癌癥的可能比50歲時又大了一倍。65%的男人都已經謝頂了。男人七十:個頭變矮耳垂變長
假若你今年70歲,由于脊柱壓縮,你的個頭變矮了。和20歲的小伙子比起來,你的肌肉量減少了25%。奇怪的是,你的耳垂卻變長了。
背景二:警惕前列腺
前列腺疾病,可以說是男性疾病中與ED并列的兩大殺手之一。前列腺為男性特有器官,是男性生殖器官中最大的附屬性腺。男性在30歲以后前列腺腺體穩定,直到45歲以后,腺體若不呈增生狀態,到了老年期前列腺組織就會出現萎縮,體積也隨之縮小。前列腺器官雖小,但它帶給男性的問題、麻煩卻不少。據統計,20歲以上男性,31%-40%患有慢性前列腺炎。泌尿科門診疾病的1/4為前列腺炎。
前列腺炎的癥狀是尿頻、尿急、尿痛、尿不盡、尿等待、血尿,早期伴有少許白色液體滴出;在腹部、會陰部或直腸內出現疼痛。前列腺增生,即平素常說的前列腺肥大,是老年男性的常見病。據報道,60歲以上的老年人中約有50%患此病,而70歲以上發病率高達88%,若從角度統計,發病率幾乎達100%。
預防前列腺疾病的措施有多種,如多喝開水。每天喝2000毫升以上的白開水或者茶水可以充分清洗尿道,對前列腺的保健很有好處。補充鋅元素也很重要。多吃含鋅食物如花生仁、南瓜籽仁、杏仁和芝麻等,對防治前列腺疾病有一定效果,據說每天吃些花粉也挺有效。另外要嚴格戒煙,減少喝酒,這一條估計很多男性不愿遵守,但歲數不饒人,還是“不講當年勇”才是明智。另外還要少吃辛辣食品。因為吃辛辣食物易增加前列腺的充血。還有,少吃高脂肪食品。調查表明,在以肉、奶制品為主食的國家前列腺癌發生率,要比以米、菜為主食的國家更高。
背景三:男女健康之比較
從生理角度來看,男性從生命的開始就比女性面臨更多的磨難。男性受精卵沒有女性受精卵易于成活。由于遺傳的因素,男性胎兒存在于子宮中時,要經過比女性胎兒更為復雜的轉化過程,所以,男性胎兒的自然流產率高于女性胎兒。在出生后第一個月中,男嬰的死疾率、畸形率也比女嬰高33%。由此可見,男性的先天條件并不比女性優越,男性并不是天生強健的。
男性的耐受力和抗病力也比女性差。男性不及女性耐寒、耐饑、耐疲勞、耐受精神壓力。男性在工作中遇到阻力時,往往心跳加快,血壓升高,腎上腺素分泌增加,而女性卻少有這類反應,因而男性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高于女性。女性有雙重的免疫基因,有雙倍于男性的免疫物質,因而許多疾病女性少發。在某些遺傳疾病、呼吸系統疾病、消化系統疾病、糖尿病、肝病等方面,男性的患病率較高,病死率也高。有人作過統計,大約有30多種疾病,諸如心臟病、糖尿病、血友病、胃潰瘍、色盲、禿頂、癤瘡等,都是男性多發。
許多人以為女子情緒善變,精神脆弱,其實,男人沒有女人情緒穩定,男性對精神壓力的耐受力遠遠低于女性。有資料表明,男性的癔病患者多于女性,自殺者多于女性,癲癇患者的男女之比為8:1。許多國家精神病院的男病人比女病人多得多。口吃的男女之比為5:1。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因為被圍困和轟炸而患精神病的男性幾乎比女性多70%。
從長壽角度來看,調查結果也為男子敲響了警鐘——男性短壽。據前蘇聯醫學界統計,前蘇聯新生兒男女比例基本協調,但到老年時,男女比例則為50:100,男性的平均壽命遠不如女性長。在我國,男子平均壽命也比女性短5年。全美健康調查中心(NCFHS)一份數據表明,男性的預期壽命要比女性短6年!而且,即使不考慮壽命的問題,男性的生命質量也通常比女性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