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令人意外,像星巴克一樣,面包新語的價位也高出同業一截,一塊叫“松松”的肉松面包,重量僅及同業三分之二,卻要價6塊錢人民幣,這在上海可以買一個便當。“超級貴,比臺灣還貴,”負責頂新集團糕點產品的上海頂鴻食品總經理朱宏濤強調。
“進入這家店,是體驗生活,是流行的東西,你不能只看面包值多少,”面包新語集團主席、創辦人郭明忠解釋。在新加坡上市的面包新語集團,一年22億新臺幣的營收有一半來自大陸。
但當真要買全家的早餐,大部份上海人會走進遍布上海的大陸第一大連鎖面包店克里斯廷。
經過幾年快速成長,這家由臺商羅田安經營的歐風面包店,從七年前的17家,到現在460家直營店,星羅棋布在上海以及長三角地區。幾乎每個上海人口稠密區,都買得到克里斯廷。
克里斯廷2006年集團營收近12億人民幣,獲利率10%。因此入選《Forbes》雜志2007年中國(大陸)潛力一百強企業。表情僵硬的羅田安也登上《Forbes》中文版《福布斯》1月號的封面。
克里斯廷已達到餐飲業臺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對早年曾在新竹房地產界叱咤風云的羅田安,這一切才剛開始。
面包市場還在成長初期
克里斯廷投資2.5億人民幣的南京江寧制造基地,即將在今年中完工。里面采購自德國、意大利的全新設備將構成四條生產線,分別生產吐司、起酥類產品、瑞士卷以及戚風蛋糕。占地9萬平方公尺,約有兩個學校操場大。
這介紹常令臺灣的訪客驚訝不已,面包店的工廠為何需要如此規模?羅田安聽了哈哈大笑,克里斯廷以現有的4個廠每天數十萬個面包的產能,早就供不應求。“我們現在的店,你5點過后去看,都沒有貨,”他得意地說。
更何況羅田安訂下的目標,是在2010年,達到1500家分店,營收30億人民幣。
在今日群雄并起的大陸市場,臺灣式傳統經營已難奏效。要就以國際級的品牌營銷,才能贏得年輕新貴青睞,不然就得重用本土團隊,搶占最大市場份額。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