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睡眠健康研究白皮書:26%受訪人群夜間睡眠不足6小時
中新社北京3月20日電 (記者 李純)世界睡眠日即將到來之際,中國睡眠研究會3月20日在其社交平臺官方賬號發布了《2025中國睡眠健康研究白皮書》。白皮書顯示,本次調查研究中,26%的受訪人群夜間睡眠時長不足6小時。
該研究由中國睡眠研究會發起,基于可穿戴設備的睡眠監測能力及相關研究平臺,在獲取用戶知情同意及主動加入研究的前提下,收集用戶的睡眠與運動健康等客觀數據,同時采集用戶的主觀數據,開展居家環境下睡眠現狀研究。本次參與研究的用戶為18周歲及以上人群,覆蓋中國31個省份,累計招募志愿者超15萬人。
調查研究顯示,截至2025年2月,對超15萬志愿者的數據分析發現,受訪人群夜間平均睡眠時長為6.85小時,比上一年度多6分鐘,但依然不足7小時,且多在零點后入睡。26%的人群夜間睡眠時長不足6小時。多數人存在夜間睡眠困擾,65%的人群每周出現1到2次睡眠困擾,主要表現為夜醒/早醒、入睡困難、夜間如廁等。
在睡眠與生活方式方面,飲酒、吃宵夜、18點后飲茶或喝咖啡均會影響睡眠;大學生普遍晚睡晚起,手機使用時間越長,睡得越晚。
調查研究也表明,適當、規律的運動有助于提升睡眠質量與睡眠主觀滿意度。隨著每周鍛煉時長增加,夜間清醒次數呈減少趨勢,睡眠質量和主觀滿意度呈上升趨勢。
在睡眠與體重方面,調查研究也顯示,肥胖人群入睡更晚,睡眠時長更少,夜間清醒次數多、睡眠質量差。
全國愛衛辦日前發布了《睡眠健康核心信息及釋義》。其中提到,不同年齡段人群對睡眠時長的需求不同,且存在個體差異。一般來說,學齡前兒童10-13小時,中小學生8-10小時,成年人7-8小時,老年人6-7小時。
這份核心信息及釋義也提示,出現較為嚴重的睡眠問題時,建議及時到醫院的相關專科進行咨詢。不同睡眠障礙的致病原因、發病機制等各不相同,需采用不同的治療手段。(完)


社會新聞精選:
- 2025年04月16日 16:49:55
- 2025年04月16日 16:06:36
- 2025年04月16日 15:33:10
- 2025年04月16日 14:53:19
- 2025年04月16日 14:3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