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紅古:“萌經濟”叩開鄉村產業致富之門
中新網蘭州3月19日電 (戴文昌)入春以來,甘肅蘭州市紅古區依托區位與生態資源優勢,大力培育多肉花卉產業,巧用“萌經濟”,促進農文旅融合。昔日小眾觀賞的多肉植物憑借其獨特觀賞性,讓“顏值”變“產值”,不僅為多肉花卉產業發展帶來新機遇,也為當地民眾叩開一扇鄉村產業致富之門。
地處西北內陸的紅古區,氣候干燥,光照時間長,且病蟲害少,為多肉植物的生長營造了天然的“溫床”。擁有1000多個品種的紅古鑫源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是蘭州地區多肉花卉種植基地,不僅品種繁多,還涵蓋市面常見的各類經典品種,園區培育的多肉花卉已成為紅古區特色農業一張亮麗名片。

特色農業是鄉村振興的基礎產業。蘭州鑫源現代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陳海龍說,紅古區晝夜溫差大,適宜多肉植物生長,培育的多肉花卉不僅色澤鮮艷、形態各異,品質更是出眾。該園區現存多肉植物100萬株,品種涵蓋以景天科為主的諸多熱門品類,琳瑯滿目,應有盡有。
走進紅古鑫源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多肉花卉種植基地,一間間現代化的溫室大棚整齊排列,棚內鮮嫩欲滴、形態各異的多肉植物擺滿了層層花架,有的圓潤飽滿如珍珠,有的葉片細長似利劍,讓人目不暇接,仿佛置身多肉植物的奇幻王國。
如今,多肉花卉已成為綠化、美化、改善生態環境和人居環境的重要方式和途徑之一,也是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提高當地民眾收入的有效途徑,為鄉村產業發展注入了全新活力,讓絢麗“花海”添色鄉村振興。

“多肉花卉顏色五彩斑斕,每天跟這些多肉花卉打交道,工作起來特別解壓。”紅古鑫源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技術人員馮麗婷說,在這里務工離家近,又能照顧上老人和孩子,還有一份穩定的收入,這一干就是8年,干得開心又安心。
此外,紅古區還借助當地旅游項目,發展出多個旅游品牌,深化農文旅協同發展。多肉植物憑借著可愛的萌態,吸引游客前來觀賞、購買,逐漸成為旅游市場新寵,進一步延伸了產業鏈,探索出一條鄉村產業致富路上的“美麗經濟”,也為鄉村農業創新轉型升級提供了廣闊空間。
園區2600㎡智能溫室是創新核心,搭載精密傳感與智能調控系統,航天果蔬種苗在此精準“孵化”,開啟品種改良新篇,為本土農業植入了高科技基因。陳海龍說,同時,該園區利用電商平臺打通銷路,大數據指引種植方向,多肉花卉等農產品暢銷無憂。園區還與高校共建“田間課堂”,讓民眾變身懂技術的“新農人”。

在2400㎡花卉展銷廳內,園區還引入珍稀花卉基因編輯技術,“定制”夢幻花卉,改寫傳統培育規則,讓每盆花都成為吸睛藝術品。園區內工作人員精心呵護著這些“寶貝”,從土壤調配、澆水頻率到光照控制,每一個環節都嚴格把關,力求培育出品質上乘的多肉花卉產品。
目前,園區先后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200名、大學生就業47人、帶動8000戶民眾從中受益。陳海龍說,園區通過幫扶帶動就業、培訓、服務、示范、展示、推廣等方式,推動周邊民眾吃“技術飯”,走“致富路”。(完)


社會新聞精選:
- 2025年04月05日 17:10:56
- 2025年04月05日 16:58:43
- 2025年04月05日 15:26:13
- 2025年04月05日 15:04:10
- 2025年04月05日 14: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