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高鐵線上的“夜行者” 春運路上的幕后“護航人”
中新網莆田1月14日電 題:高鐵線上的“夜行者” 春運路上的幕后“護航人”
作者 葉秋云
14日零時,絕大多數人已經進入了夢鄉,位于福建省莆田市的湄洲灣跨海大橋上,數名接觸網工正忙著操作接觸網幾何參數智能檢測裝置,利用接觸線平直度測量尺檢測接觸線……
夜色茫茫,寒風蕭瑟,這些正在忙碌的工作人員,被鐵路人稱作是高鐵線上的“夜行者”。
“晚上上班,白天休息,我們都說自己是夜貓子。”中國鐵路南昌局集團有限公司福州供電段莆田高鐵供電工區工長許沖談及他們工作的特殊性時,他如是打趣道。
許沖所在的工區共有27名接觸網工,承擔著大橋上700根支柱、2800個絕緣子、3萬多個螺栓的巡檢、維護和故障處理等工作。“可以說,每一個細節,我們都要了然于心。”他如是說。
湄洲灣跨海大橋全長14.7公里,是中國首座跨海高鐵矮塔斜拉橋,也是中國首條時速350公里跨海高鐵——福廈高鐵重要的組成部分。2025年春運今日拉開帷幕。春運期間,有近150列高鐵列車從湄洲灣跨海大橋上駛過。
許沖表示,他帶領的這支團隊,平均年齡在27歲左右,負責守護這條“海上鐵路”的安全,也見證了中國鐵路事業的飛速發展。
“滴,滴,滴……”24歲的接觸網工王世東,已經工作了3年時間。夜色下,他正熟練操作著接觸網幾何參數智能檢測裝置,測量接觸線的導高、拉出值以及關注零部件狀態。
“這個設備我們叫它‘小腦袋’,別看它‘腦袋’小,但渾身上下全是科技。”只見王世東一邊推著接觸網幾何參數智能檢測裝置走,一邊注視著屏幕,接觸線的導高、拉出值和零部件狀態實時顯示在屏幕上。
據介紹,接觸網幾何參數智能檢測裝置主要通過“眼睛”,也就是激光雷達發射出的激光束掃描接觸線,再通過高精度傳感器接收反射回來的激光,從而精確測量出接觸線的位置和形狀變化。
“相較于以前的人工巡檢方式,利用接觸網幾何參數智能檢測裝置巡檢至少快了2至3倍。”王世東如是說道。
隨著科技不斷發展,鐵路檢修工作也迎來了大變革。除了接觸網幾何參數智能檢測裝置外,DPT型接觸網作業車、激光異物清障儀等一系列新型智能化設備投入使用,也讓“跨海”之行更加安全、可靠。
不過,這不意味著這群高鐵線上的“夜行者”們可以袖手旁觀。
兩名接觸網工做好防護措施后,登上DPT型接觸網作業車的升降平臺。在距離軌道平面5米左右的高空上,25歲的接觸網工甘海欽先后進行接觸線平直度檢測、絕緣子附鹽密度檢測。
許沖告訴記者,在檢查最外側的供電線時,接觸網工將大半個身子懸在距離海平面40多米的空中,趴在寬度不到7厘米的肩架上,光滑的支架上沒有任何可以抓握的地方,只能靠安全帶保護,“每項檢查都要加倍小心”。
漸漸進入深夜,海風越來越大,在耳邊呼呼回響。“風大、自然環境惡劣、振動頻率高,接觸網線上的螺栓、螺母比其他地方更容易出問題。”許沖表示,莆田由于沿海,一年4至5級以上大風的天氣至少有100多天,到海上,風的等級要比市區更大。
湄洲灣跨海大橋上有2000多處線索。甘海欽表示,它們24小時都在被風影響和擾動,“我們每個地方都得挨個檢查過去”。
許沖笑稱,有些新職工第一次參加40米的高空作業會感到害怕。特別是冬天的時候,在上面待個十多分鐘下來,耳朵麻了,手也麻了,腳也麻了。“不過,慢慢地,大家也就習慣了。”
趁著深夜的“天窗期”,接觸網工們加緊檢修、查漏補缺。3時30分左右,看著工友們出色地完成此次檢查任務,許沖臉上洋溢著笑容。收工后,許沖與工友們像往常一樣,一起吃上一碗熱騰騰的湯面或一份水餃。
他說,今年是他工作的第13個年頭了,每年春節期間都和這些高壓線、絕緣子作伴。“雖然不能在家吃團圓飯,但看著列車平安運行,心里挺踏實的。”(完)
社會新聞精選:
- 2025年01月14日 21:58:58
- 2025年01月14日 21:20:58
- 2025年01月14日 14:24:18
- 2025年01月14日 12:52:41
- 2025年01月14日 11:37:07
- 2025年01月14日 10:23:32
- 2025年01月14日 10:23:32
- 2025年01月14日 10:15:52
- 2025年01月14日 10:11:32
- 2025年01月14日 09:5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