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融水:大苗山“互嵌交融” 開出民族團結花
中新網柳州11月4日電(林馨 陳梅 丁耀輝)清晨,鳥鳴聲陣陣,陽光灑在木質外墻上,黔桂兩省區交界的烏英教學點迎來新的一天。學生背著書包走進學校,學習新知識、學苗歌、吹蘆笙……開始豐富多彩的生活。
位于黔桂兩省區交界的烏英苗寨,世代雜居著廣西和貴州兩省區民眾。過去,這里教育資源缺乏,于是貴州提供土地、廣西提供材料,全村人共同努力建設了烏英教學點。因此學校有兩個名稱:貴州從江縣翠里瑤族壯族自治鄉烏英教學點、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桿洞鄉烏英教學點。
烏英教學點雖是一所僅有兩名老師和12名學生的“微小學”,但開設的文化、體育、勞動、民族文化等課程一樣也不少。貴州籍教師潘先鋒已在烏英教學點工作5年,他表示,烏英苗寨雖然民族雜居,但許久沒有發生糾紛,民族團結和諧。
烏英教學點是兩省區教育合作與民族團結的生動寫照。像烏英苗寨一樣“互嵌式”民族聚居生活的,還有融水縣夢嗚苗寨。
夢嗚苗寨位于融水鎮新國村古選屯,是由2017年桿洞鄉錦洞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整體搬遷而來形成的村落。通過實施“旅游+扶貧”模式,搬遷的少數民族貧困群眾與當地各族群眾實現產業互嵌交融,共同富裕。
為了讓村民“搬得出”“留得住”,融水縣依托豐富的旅游資源,將易地搬遷安置點與景區融合。由夢嗚苗寨景區出資將木質吊腳樓主體結構整體“打包”,搬到景區內的扶貧安置點,重新起樓、通水通電、配備衛生設施,打造成旅游新亮點。
曾住深山里的潘校榮一家十余口人搬到景區,夫妻二人過起“白天當農民,晚上做演員”的生活。“早上幫景區打掃衛生、種植農作物,晚上表演。”潘校榮表示,夫妻每月可以領取上千元工資。
得益于旅游資源豐富的優勢,旅游產業成為融水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僅2024年春節期間,融水縣接待游客64.86萬人次,實現旅游消費5.19億元。
除了產業外,融水各族在文化中也互嵌交融,美美與共。融水苗族自治縣是全國最早成立、廣西唯一的苗族自治縣。縣內居住著苗、瑤、侗、壯、漢等13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占全縣總人口的76.19%。
這里隨處可見民族“一家親”,共享“大家庭”的景象。該縣與貴州省接壤的大年鄉、良寨鄉、洞頭鎮、桿洞鄉、同練瑤族鄉等6鄉鎮,通過舉辦“村BA”運動會、采風、筆會、廣場舞大賽、山歌擂臺賽等,加強各族群眾交流,推動民族團結進步,助力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帶創建。夢嗚苗寨成為搬遷群眾和當地各族群眾的共同家園,苗寨各成員間情感親近,目前已有5對不同民族姑娘與小伙子喜結連理。
融水桿洞鄉積極倡導廣西、貴州兩省區共同舉辦“百鳥衣蘆笙節”、苗族服飾“亮布節”、苗族“拉鼓節”等民俗活動,開辦“苗歌演唱會”“雙語雙向”培訓班等,加強接邊民族地區群眾交流融合,共享文化交流帶來的樂趣。
近年來,融水深挖當地特色旅游、優質生態潛能和民俗文化,激活鄉村經濟發展“動力源”,形成了“以農興旅、以旅帶農、文旅結合”的旅游發展模式,助推鄉村振興發展。2023年,全縣接待游客量745.18萬人次,旅游消費82.94億元。
如今,融水各民族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實現各民族在文化、經濟、社會、心理等全方面嵌入,促進各民族群眾交往交流交融,開出一朵朵“民族團結花”。(完)
社會新聞精選:
- 2025年01月14日 21:20:58
- 2025年01月14日 14:24:18
- 2025年01月14日 12:52:41
- 2025年01月14日 11:37:07
- 2025年01月14日 10:23:32
- 2025年01月14日 10:23:32
- 2025年01月14日 10:15:52
- 2025年01月14日 10:11:32
- 2025年01月14日 09:51:34
- 2025年01月13日 22: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