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中國鄉村)貴州織金:圍裙兜里興起的億元“皂角小鎮”
視頻:貴州織金:圍裙兜里興起的億元“皂角小鎮”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貴州織金4月11日電 題:貴州織金:圍裙兜里興起的億元“皂角小鎮”
中新社記者 蒲文思
平素無論是圍坐聊天還是溜達散步,這里的人總會揣著一把煮熟的皂角籽,談笑或漫步間,手指翻飛,剝個不停。兩個兜的圍裙是標配,一個兜裝帶殼的皂角籽,另一個兜裝剝好的皂角米。
這是貴州省織金縣貓場鎮人的一個增收行當。僅是剝皂角米這道工序,目前已帶動該鎮近3萬人靈活就業,也促使鎮上興起了一個近5億元產值(人民幣,下同)的綠色富民產業——皂角產業。“皂角小鎮”的名聲也由此打響。
暮春四月,記者來到貓場鎮。走在街巷,不時能見到小鎮及周邊村寨的居民帶著剝好的皂角米前往加工廠稱重計費。貓場鎮新寨村村民唐敏除了利用農閑剝皂角米外,還供職于鎮上一家皂角加工企業。“我主要做的是剝離、烘干和精選皂角米的工作,比較輕松,每月能掙3000多元。農忙時忙完農活再過來,也能照顧到家庭,很滿意這份工作。”唐敏說。
為什么要手工剝殼,而不使用機械?“因為既要把皂角籽的外皮和胚芽去除干凈,又要使皂角米顆粒完整無缺、保證品相,動作過于精細,機械難以做到,只能手工完成。這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織金縣皂角產業商會會長、皂角精加工企業貴州美滋堂負責人謝偉介紹說。
皂角米,又稱皂角仁、皂角精,是皂莢的果實,在食品、醫藥、紡織、皮革制作等領域有廣泛的應用。這個偏居中國西南內陸腹地的小鎮,何以將皂角產業做得風生水起?這與其廣闊的銷路有一定關系。
貓場鎮種植皂角樹已有幾十年歷史,最初當地人只是將皂莢用于洗頭,皂角籽、皂角刺都被扔掉。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貓場鎮一位走南闖北的貨郎在云南一個中藥材市場看到有人收購加工的皂角籽,且利潤不菲,于是他回到家鄉四處收購,將皂角籽加工為皂角米,再賣到省外。由此,貓場皂角逐漸打開了市場。
由于客戶需求量大,皂角種植零散不成規模,近年來,織金縣以貓場鎮為中心,種植皂角52.07萬畝,把皂角作為該縣主導產業來發展。同時,當地皂角產業的起飛也得益于精加工。2020年,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幫扶資金500萬元修建貓場鎮皂角加工廠,推動“一棵皂角樹”幫扶項目實施。
如今,貓場鎮從事皂角產業的企業達40余家,20多家物流企業匯聚在此。坐落于貓場鎮大寨村工業園的皂角加工廠已有貴州美滋堂、貴州江黔、貴州韋能等7家皂角精加工企業入駐。目前,7家企業有固定員工54人,帶動零散勞動力4600余人靈活就業。
記者在皂角加工廠生產車間看到,十余名工人正在熟練地對皂角米進行烘干、精選和包裝。在這里,每天有不少于1.5噸的皂角籽需要加工。加工廠展廳內,從未加工的皂角刺,到深加工的皂角糖、皂角羹,琳瑯滿目的皂角產品整齊羅列,這些皂角產品不僅俏銷中國全國,還遠銷至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等國家和地區。
“皂角米非常適合與桃膠、雪燕搭配,是上佳的養生產品,非常受到中國沿海一帶注重養生的人們以及東南亞國家的歡迎。”謝偉介紹,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其公司相繼開拓了淘寶、天貓等各大平臺的銷售渠道。根據品質,產品價格從15.9元到268元不等,年銷售額3000多萬元。
加工廠內四季不停歇,年加工皂角精4000余噸,成品1600余噸,占中國全國市場份額90%以上,年銷售額4.8億元,貓場鎮也一躍成為中國西南地區最大的皂角精加工基地,織金皂角精也入選中國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
“下一步,我們將加強與科研院校合作,投入研發皂角精、皂角刺系列藥用產品,皂角粉、皂角口服液等保健用品,以及皂角洗滌用品等多元化系列產品,進一步提升皂角產業附加值。”謝偉說。
當前,貓場鎮還以發展皂角產業為中心點,多元發展皂角林下經濟,實施皂角產業相關配套項目,不斷完善皂角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助力鄉村振興。(完)
社會新聞精選:
- 2025年01月14日 21:20:58
- 2025年01月14日 14:24:18
- 2025年01月14日 12:52:41
- 2025年01月14日 11:37:07
- 2025年01月14日 10:23:32
- 2025年01月14日 10:23:32
- 2025年01月14日 10:15:52
- 2025年01月14日 10:11:32
- 2025年01月14日 09:51:34
- 2025年01月13日 22: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