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3月21日電 《中華工商時報》今日載文指出,《公司法》修訂后即將實施的股東代表訴訟制度,使市場從制度層面面臨解決這一難題的契機。該制度通過賦予中小投資者充分的訴訟權,將敲響上市公司高管違規的警鐘。目前,《公司法》的修改已正式納入全國人大常委會的立法程序。根據立法程序,新公司法預計最快將在三審后于6月底出臺。這意味著,廣受關注的股東代表訴訟制已經破冰在即。
高管不怕違規
近年來,大批上市公司問題高管在清查中被曝光。據不完全統計,從2003年1月份到2004年6月,共有奧園發展、啤酒花等10位上市公司的高管外逃,卷走資金或造成的資金黑洞總計近百億。進入2005年,高管問題愈演愈烈,截止到2月2日,已有東北高速、山東巨力、開開實業、深圳機場等11家上市公司的12名高管落馬。在這些高管違規中,絕大多數都與上市公司直接相關,顯示上市公司監管上的缺陷相當嚴重,高管似乎并不怕違規。
用句準確點的話講,是高管違規及犯罪的成本太低,讓高管犯規屢禁不止。由于現有訴訟機制的不足,因高管違規導致權益受損的小股東,很難通過法律途徑對高管的行為進行約束;而另一方面,盡管高管違規可能被處以行政處罰,犯罪者更會被追究刑事責任,但鑒于責任認定、違規程度等方面的確認的困難較大,執行力明顯不足,不足以給高管構成威懾。
問題的關鍵在于,如何通過民事訴訟方式來加大高管的違規成本,破掉其“如意算盤”。對此,業內人士已經形成共識。上海錦天城律師事務所嚴義明律師表示,必須在我國盡早建立股東代表訴訟制度,讓受損股東代表對違規的大股東及相關董事提出訴訟,使其承擔相應的責任。
國浩律師集團上海事務所宣偉華律師也指出,盡管中國證券民事訴訟機制已經初步建立,然而,股東代表訴訟制度的缺位,使得目前的證券民事訴訟僅僅是股東直接提出民事訴訟,最終的“板子”往往一邊倒打到上市公司身上,而大股東或高級管理人員卻不用承擔責任,這顯然有失公平。應該通過建立股東代表訴訟制度問責大股東及高管。
該“出手”時就出手
“股東代表訴訟”又稱為派生訴訟,是當公司權益受到侵害,且公司未能追究侵害公司利益人的法律責任時,由股東代表公司對侵害人提起訴訟。與股東直接提出的民事訴訟不同,股東代表訴訟勝訴后的利益歸屬不是提起訴訟的股東本人,而是由公司獲得損害賠償。
業內人士表示,當前市場環境及投資者群體都在不斷走向成熟,設立股東代表訴訟制度已經刻不容緩。
在不久前出爐的公司法草案中,股東代表訴訟制度已被明確提及。草案第七十條規定:“董事、高級管理人員違反前條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害的,股東可以書面請求監事會提起訴訟;有限責任公司不設監事會的,股東可以書面請求監事提起訴訟。監事違反前條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害的,股東可以書面請求董事會提起訴訟;有限責任公司不設董事會的,股東可以書面請求執行董事提起訴訟”。草案第七十一條規定:“董事、高級管理人員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損害股東利益的,股東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專家表示,該制度將為困擾上市公司的一些頑疾開出“良方”。比如,受上市公司高管的縱容,我國上市公司被大股東占用資金目前已高達近千億元之巨。一旦鼓勵中小投資者提出訴訟,將大大加快資金回收的力度。允許大股東實施侵害上市公司利益行為的董事,將因未盡忠實義務和善管義務,與大股東一起承擔連帶返還責任;監事如未盡監督之責,也應對大股東的侵權行為承擔連帶返還責任。
可操作性是關鍵
法律界人士認為,實施股東代表訴訟制的最大意義在于發揮違法行為的抑制機能,不僅要使公司的損害能夠得到補償或追償,更要鞭策和警示潛在的責任人,抑制違法行為。但要達到這個目的,關鍵在于完善制度的可操作性,使其警示作用能得以發揮。
可以預見的是,在具體的實施細則出臺之前,股東代表訴訟在現實操作中還將面臨諸多阻礙。比如:股東的起訴權問題。在上述第一個案件中,法院提出股東代表訴訟先應征求全體股東的同意,這顯然在多數情況下難以行得通。法院的意圖在于:一是考慮到起訴股東的代表性,二是防止惡意地濫用股東代表訴訟。在這方面,亟待建立相關法律制度加以規范,可對起訴者的持股期限、持股數量等做出限制。例如,臺灣地區法律規定起訴的股東應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國內有律師認為,針對國內上市公司流通股股東分散的特點,起訴者須持有1%以上股份。
還有一個問題是流通股股東起訴的動因。在股東代表訴訟制度下,官司獲勝大股東還款給上市公司,或高管對上市公司做出賠償后,起訴股東的應得是個值得考慮的問題。“打贏了官司拿不到錢”,可能會導致流通股股東起訴動力不足。
再有,就是訴訟的前置程序問題。按照國際慣例,只有在公司的董事會、股東會或監事會不愿出面追究責任高管的情況下,才進行股東代表訴訟。盡管如此,流通股股東要獲得這種書面確認卻非易事。這一前置程序是否設置,是國內實施該制度時需要考慮的。(陳賦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