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3日電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近日在接受中共中央黨校機關報《學習時報》采訪時表示,面對新世紀科學技術發展的新趨勢和中國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形勢,中國科技界應當做好五方面的應對工作。
路甬祥表示,改革開放25年來,中國的科技事業煥發出新的活力,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對推進現代化建設、實現人民生活總體上由溫飽到小康的歷史性跨越做出了重大貢獻。但是,我們也應清醒地認識到,與中國的現代化建設需要相比,與發達國家的水平相比,中國科技發展的水平還相對落后。
為了推動中國的科技進步和創新,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推動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充分發揮科技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引領作用,當前,我們應該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要在科技界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樹立正確的科技價值觀和發展觀。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樹立愛國奉獻、創新為民的科技價值觀,還要樹立“以人為本,創新跨越,競爭合作,持續發展”的新的科技發展觀。堅持科技創新以人為本,依靠人才,創新為民,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樹立創新跨越的勇氣和信心,提高中國原始科學創新、關鍵技術創新和系統集成能力,不斷為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做出重大創新貢獻;鼓勵競爭,加強合作,實現科技資源的優化配置,提高科技資源的創新效益;加快建立“職責明確、評價科學、開放有序、管理規范”的現代科研院所制度和產學研分工明確而又緊密結合的創新體制,加強創新文化建設,保障科技創新的持續健康發展。
二是編制與實施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使中國的科學技術真正走在前面。制定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必須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為主線,從總體上部署中國科技發展的重點,籌劃中國科技總體布局和體制機制改革;要根據中國國情,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緊緊抓住事關中國現代化全局的戰略高技術,緊緊抓住事關中國經濟社會全面協調發展的重大公益性科技創新,緊緊抓住世界科技發展的重大基礎與前沿問題,突出重點,優先部署,集中力量,力爭取得重大突破;要加強制度創新,發揮市場經濟對科技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充分運用市場競爭與合作機制提高科技創新的效率和效益,加強基礎研究原始性科學創新,加強戰略高技術創新與系統集成,加強科技產業化和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的建設。各級政府、企業、社會都應加強對科技的支持與投入,將對于科技的投入視為對國家、企業未來的最為重要的公共戰略性投資;特別要使企業將科技創新作為發展的根本動力,從而使企業自覺成為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產業化的主體,使中國的科學技術真正走在前面。
三是要推進國家創新體系建設,提高科技創新能力,促進產業競爭力的全面提升。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國立研究機構與研究性大學的骨干作用,市場的基礎作用和企業技術創新的主體作用,加快推進建設和完善國家創新體系。以提高國家創新體系單元和系統的創新能力為核心,制訂正確的發展戰略,構建政策與制度規范,創造公平競爭環境,建立科學高效的宏觀決策與調控機制,完善科技評價制度和資源配置制度,提高中國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效益;在多數領域繼續引進先進技術,加強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盡快實現引進技術的本土化,在具備條件的重要產業或產業發展的關鍵階段,加強關鍵技術創新和系統集成,實現跨越式發展,在少數關系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的關鍵領域和若干科技發展前沿,大力加強自主創新能力,占領對國家發展至關重要的科技與產業制高點;盡快建立健全有利于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的機制,密切產學研之間的結合,加速科技成果的轉化,完善市場環境,依靠技術創新實現企業的發展和產業競爭力的提升。
四是堅持以人為本,建設創新文化,充分發揮科技人員的創造性。造就一批德才兼備、具有戰略眼光和卓越組織才能的戰略科技專家和領銜科學家與工程師,建設一批善于攻堅、能夠解決國家重大戰略問題的創新團隊;建立適合中國科技發展需要的人才結構,創造條件,為各類人才、特別是青年人才的脫穎而出提供更大的舞臺和更多的機會;加強創新文化建設,在全社會培育創新意識,倡導創新精神,完善創新機制,形成寬松、和諧、鼓勵創新的社會文化環境,鼓勵科技人員樹立科學的世界觀、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不斷在為祖國和人民的奉獻中實現自己的理想和價值;繼續吸引并支持廣大海外留學生和學者,以各種方式,為中國的科技發展做貢獻。
五是要加強科學道德與學風建設,加強科學普及工作。廣大科技人員應充分認識肩負的歷史責任,十分珍惜國家和人民賦予的期望和支持;堅持以愛國奉獻、創新為民為宗旨;倡導解放思想、求真唯實、科學嚴謹、協力創新、力戒浮躁、專心致研、誠實守信、謙虛謹慎、勤儉節約、艱苦奮斗、開放合作、自主創新的學風和工作作風;勇于創新、善于創新、攀登科技高峰,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不斷做出重大貢獻。科技界應肩負起向全社會傳播科學知識、科學方法、科學思想和科學精神的責任,推動全社會進一步形成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社會氛圍和良好風尚,并根據時代的要求,建立新型的科學與公眾的關系,從公眾被動接受科學知識,轉變為科學與社會公眾的交流和互動,使社會與公眾對科技發展享有更多的知情權,從而進一步理解科技,支持科技,參與科技,監督科技,使科技成為全社會和全體公民的共同事業。(李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