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辦、國辦發文!事關高校畢業生就業“無縫對接”
文/馮玲玲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構建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高質量就業服務體系的意見》,推出一系列政策,讓畢業生與就業崗位實現“無縫對接”。
意見提出:經過3至5年持續努力,基本建立覆蓋全員、功能完備、保障有力的服務體系,為促進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提供堅實保障。
自2022年起,我國高校畢業生規模已連續三年突破千萬。官方數據顯示,2025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達1222萬人,同比增加43萬人。
受訪專家表示,今年我國高校畢業生規模大,受內外部環境影響,就業形勢仍較為嚴峻。在高校畢業季到來前夕,官方出臺可感可及的促就業政策適時適勢。
促就業向“需”而行
自2024年年底到今年年初,已出臺一攬子就業政策:
去年11月,《教育部關于做好2025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發布;
今年3月,《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開展2025屆高校畢業生“春季促就業攻堅行動”的通知》進一步推進各類就業市場建設;
還有實施就業能力提升“雙千”計劃,開展人工智能賦能就業行動等重點任務。
此次中辦、國辦出臺的《意見》有哪些重點?
一是更看重“市場化機制”。
“與以往相比,此次《意見》最大的亮點在于,更強調市場化機制在解決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中的核心作用,而非行政干預或短期政策性崗位兜底?!敝袊逃茖W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在接受中新社國是直通車采訪時說。
當前高校招生仍受計劃體制主導,與勞動力市場的實際需求脫節,這是就業結構性問題的根源之一。過去雖采取了多種辦法解決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但很多辦法是在不同層面的嘗試,且效果有限。
“就業問題的最終解決需回歸市場邏輯?!眱Τ瘯煴硎?,此次《意見》的突破在于以“市場優先”為導向,推動高校培養與產業需求對接,從源頭優化人力資源配置。
二是力爭解決人才與社會需求適配度不足的問題。
有人工作不好找,也有用人單位招不到合適的人。針對當前人才與社會需求適配度不足的難題,《意見》提出,統籌抓好教育、培訓和就業,以產業端人才需求和就業端評價反饋為指引,全鏈條優化培養供給、就業指導、求職招聘、幫扶援助、監測評價等服務。
在具體方法上,通過建設國家人才供需對接大數據平臺,對人才發展趨勢和供需狀況進行科學研判,未來還會定期發布急需學科專業引導發展清單;實行招生、培養、就業聯動機制,如根據國家戰略需求制定專項招生計劃、實行校企聯合培養、鼓勵高校建立更靈活的學習制度,完善轉專業、輔修其他專業等。
各地出新招促人才供需對接
近年來,各地方為推動高等教育與產業需求對接,推出了一系列創新舉措和辦法。
一些地方動態調整高校專業設置,避免“學非所用”。
北京:對就業率連續兩年低于60%、對口就業率連續2年低于50%的專業,實行縮減招生或停招。重點扶持人工智能、集成電路、金融科技等新興產業相關專業;
廣東:每年發布《緊缺人才需求目錄》,引導高校調整專業設置。對匹配度低的專業減少招生計劃,匹配度高的專業給予資金支持;
湖北:推行“專業集群”建設,圍繞光電子、汽車制造、生物醫藥等支柱產業,推動高校組建跨學科專業群,培養復合型人才。
一些地方著力深化校企合作,推動“訂單式培養”。
上海:復旦大學、上海交大等高校與華為等企業共建集成電路學院、人工智能學院,企業參與課程設計并提供實習崗位;
浙江:杭州、寧波等地職業院校與制造業企業合作,破解企業招工與學生就業的雙難題;
四川:鼓勵建設“校企聯合實驗室”,如四川大學等高校與本地龍頭企業共建實驗室,學生通過參與實際研發項目,提升就業競爭力。
還有一些地方利用大數據、政校企聯動提升匹配效率,就業服務更精準。
重慶:開展高?!皶浶iL訪企拓崗促就業”行動,2024年拓展崗位10.5萬個;
深圳:整合企業招聘需求、畢業生求職意向,利用AI算法進行智能匹配。
破題瞄準深層次改革
此次《意見》將人才的培養端與社會的需求端緊密結合,對當下及未來穩定和擴大就業容量具有重要意義。
著眼長遠進一步推動教育體制和市場機制改革,儲朝暉提出三條建議:
其一,在教育端,推動高校市場化轉型,實行學分制、選課制,賦予學生選擇權,同時對接產業需求,動態調整專業設置;
其二,在社會觀念上,破除“學而優則仕”的傳統觀念,樹立職業平等觀和服務意識;
其三,民營企業是就業的主要力量,要保障民營企業發展空間,提高民營企業崗位的吸引力。
根據全國工商聯發布的《中國民營企業社會責任報告(2024)》,2023年民營企業數量超過5300萬戶,占全部企業數量的92.3%,提供90%以上城鎮新增就業。
“就業崗位的供給取決于產業發展水平和社會經濟活力,尤其是民營經濟的活力?!眱Τ瘯煴硎?,從長遠、更大范圍解決就業問題的角度來看,主要依靠市場力量。因此要提振民營經濟,給予民營企業更多支持,擴大高質量崗位供給。


國是直通車精選:
- 2025年04月18日 14:50:49
- 2025年04月17日 14:58:05
- 2025年04月13日 20:16:58
- 2025年04月13日 20:01:57
- 2025年04月13日 20: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