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部門聯手支持創業,有哪些實在的扶持政策?
文/陳昊星
有一個創業的“絕佳點子”,卻因缺乏人脈和啟動資金而止步不前,這是許多人很難邁出創業第一步的主要原因。現在,多部門給出了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
近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七部門日前聯合印發《關于健全創業支持體系提升創業質量的意見》。扶持政策能為創業者帶來哪些利好?又有哪些實在的扶持措施?
系統支持
創業之難,難在融資、市場開拓、人才引進、技術創新等多個方面。創業者既要面對資源和資金的壓力,還需應對市場競爭和行業變化的挑戰。
此次七部門提出“創業培訓、創業服務、創業孵化、創業活動”四創聯動的支持體系,意味著創業者在創業的各個階段都能得到支持。
具體來說,如果有意創業但不懂基本流程,可以通過創業培訓獲得必要的知識和技能;
如果不知道哪個領域市場機遇多、潛力大,可以通過創業服務獲得政策解讀、市場信息共享;
如果在創業之初遇到實際問題,可以借助創業孵化獲得“跟蹤陪跑”幫扶,降低風險與成本;
如果想要更多“頭腦風暴”,可以通過創業活動搭建的資源對接服務平臺,在專場對接活動中實現創新想法的交流與碰撞,提高對接效果。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教授陳建偉在接受中新社國是直通車采訪時表示,此次提出“四創聯動”支持體系,將幫助創業者將想法更好轉化為實踐。
真金白銀
除了支持體系,意見還提了“真金白銀”的利好:落實稅收優惠和一次性創業補貼政策。
分析人士認為,一次性創業補貼是指對符合條件的初創企業給予一次性資金補助,主要用于支持企業開辦、設備購置、場地租賃等支出。
廣東現代城市產業技術研究院首席專家羅學銘表示,為了確保創業者能夠享受稅收優惠,相關部門預計將簡化審批流程,加強政策宣傳,并建立信息共享機制,確保政策能夠精準落實到位。
意見還提出,加大創業融資支持,鼓勵降低創業擔保貸款門檻,擴大貼息支持范圍,提高額度上限。
羅學銘建議,除了資金問題,許多初創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還容易陷入法律糾紛,這些法律問題可能涉及知識產權保護、合同糾紛、稅務問題等方面,嚴重時甚至可能影響企業的正常運營和發展。政府應進一步加強對初創企業的法律支持,提供專業的法律咨詢和服務,幫助企業規避潛在風險。
地方政策
近年來,“支持創業”已成為不少地方的政策亮點。各種實打實的政策為創業者提供了切實支持。
浙江省義烏市人社局2月28日發布創業政策指南,應邀來義烏的大學生可享受七天免費食宿和一次免費就業創業培訓。此外,經認定符合條件的,還有2萬元的一次性創業補貼;帶動就業的,根據就業人數每年還有總額不超過2萬元的帶動就業補貼。
杭州市3月1日舉辦今春最大規模線下人才招聘會,13個區縣市現場宣傳推介人才政策、創新創業政策。杭州是率先提出“創業陪跑”概念的城市,從2013年提出至今,杭州已經孵化了超過1500家企業;過去三年,杭州市發放了創業擔保貸款近47億元。
據官方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經營主體發展質量穩中有升,登記在冊經營主體1.89億戶,比2023年底增長3.1%。去年前三季度,全國新辦涉稅個體工商戶721.6萬戶,同比增長17.4%。
有關部門統計,目前全國各類返鄉入鄉創業人員超過1200萬人。
羅學銘認為,當前我國經濟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行業交替帶來一些新職業。在這樣的背景下,創業政策出臺有助于激發社會各界的創業熱情,鼓勵更多人勇于創新、敢于嘗試。


國是直通車精選:
- 2025年04月18日 14:50:49
- 2025年04月17日 14:58:05
- 2025年04月13日 20:16:58
- 2025年04月13日 20:01:57
- 2025年04月13日 20: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