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回應:超長期特別國債何時發?3.9萬億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進展如何?
文/王恩博
一季度經濟成績單公布第二天,西長安街11號迎來又一場重磅發布。
超長期特別國債何時發、怎么發?中國存在所謂“產能過剩”嗎?3.9萬億地方政府專項債進度如何?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給出權威回應。
超長期特別國債怎么發?
我國從今年開始擬連續幾年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專項用于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今年先發行1萬億元。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劉蘇社透露,目前發改委會同有關方面已經研究起草了支持國家重大戰略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的行動方案,經過批準同意后即開始組織實施。
行動方案堅持目標導向、精準突破,集中力量支持一批事關現代化建設、發展急需、多年想辦而未能辦、需要中央層面推動的大事要事難事,堅持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夯實國家安全和長遠發展基礎;堅持統籌硬投資和軟建設,用改革辦法和創新思路破解深層次障礙;堅持分步實施、有序推進、2024年先發行1萬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
在支持領域方面,重點聚焦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推進城鄉融合發展、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提升糧食和能源資源安全保障能力、推動人口高質量發展、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等方面的重點任務;
在組織實施方面,堅持“項目跟著規劃走、資金跟著項目走、監管跟著資金走”的原則,由發改委牽頭會同有關部門,切實加強統籌協調,做好資金保障,優化投入方式,加大監管力度,特別要盡快建設一批前期工作比較成熟、具備條件的項目。
產能過剩怎么看?
回應產能問題,國家發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金賢東表示,要從經濟規律出發,客觀、辯證看待。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供需平衡是相對的、不平衡是普遍的,適度的產大于需有利于市場競爭和優勝劣汰,這種現象普遍存在。有些方面把產能問題與國際貿易掛鉤,認為出口商品多了就是產能過剩了,這是站不住腳的。
他反問說,“中國每年大量進口芯片、飛機、大豆、原油等商品,那么這些商品的出口國難道都產能過剩了嗎?”
金賢東強調,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供給和需求都具有全球性。不同國家在各自強項產業的產能大一些,在其他產業產能小一些,這是由各國比較優勢決定的。只有加強合作,才能共同發展。
金賢東提到,據國際能源署測算,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需求量將是2023年全球銷量的3倍多。在推進綠色低碳轉型發展的進程中,電動汽車等新能源領域蘊藏著海量市場需求,這將是各國發展共同機遇。中國新能源產業持續發展、持續提供優質產能,不僅滿足自身高質量發展需要,也對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和綠色低碳轉型作出重要貢獻。
3.9萬億地方政府專項債進度如何?
今年我國擬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3.9萬億元、比上年增加1000億元。
劉蘇社表示,此前,發改委聯合財政部適當擴大專項債券投向領域和用作項目資本金的行業范圍。近日,按照專項債券工作職責分工,發改委對地方報來項目的投向領域、前期工作等進行把關,完成了今年專項債券項目的初步篩選工作,目前已推送給財政部并反饋給各地方,財政部正對項目融資收益平衡等進行審核,各地也在提前做好項目準備工作。
總的看,這批初步篩選通過的項目數量充足、資金需求較大,為全年專項債券發行使用打下了堅實的項目基礎。我們將抓緊會同有關方面,盡快形成最終的準備項目清單,督促地方加快債券發行使用,推動項目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
民營經濟還好嗎?
今年一季度,民營經濟發展實現良好開局,重點領域指標走勢向好。國家發改委副秘書長、國民經濟綜合司司長袁達給出三大特征。
一是工業生產增速加快。一季度規模以上私營工業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4%,比去年同期加快3.4個百分點。前2個月規模以上私營工業企業利潤增長12.7%,比規上工業企業整體利潤增速快2.5個百分點。
二是民間投資潛力持續釋放。一季度民間投資增長0.5%,增速比前2個月加快0.1個百分點。扣除房地產開發投資的民間投資增長7.7%,其中制造業民間投資增長11.9%,基礎設施民間投資增長8.1%。
三是民營企業外貿增速明顯快于整體水平。一季度以人民幣計價的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長10.7%,比整體進出口增速快5.7個百分點,所占比重達54.3%,其中民營企業出口、進口增速分別快于整體4.8個、7.8個百分點。
他并透露,國家發改委將加快推進民營經濟促進法立法進程,不斷完善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的體制機制,加快從制度和法律上把對國企民企平等對待的要求落下來,切實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作用。

國是直通車精選:
- 2025年04月13日 20:16:58
- 2025年04月13日 20:01:57
- 2025年04月13日 20:00:49
- 2025年04月10日 14:34:21
- 2025年04月10日 14:3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