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高照耀太空
1992年,葉培建從主管計算機的工作轉移到衛星型號研制。從那時起他便從技術基礎工作為主轉移到空間技術的主戰場。
對留學瑞士獲科學博士學位的葉培建來說,他不曾想到擔綱中國資源二號衛星總設計師后會遇到這么多挑戰——
中國資源二號衛星在我國衛星研制史上要首次采用由研制方與用戶簽訂合同的方式,率先實現我國衛星制造由過去的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軌;
中國資源二號衛星要有很高的分辨率和數據傳輸速率,而且星上要配有大容量的信息存儲裝置,還要具備很高的姿軌控精度和長久的壽命;
衛星研制方不僅要對星體本身的技術負責,還要對地面應用系統的技術集成負責,實現星地一體化;
作為第一顆進駐北京航天城的衛星,研制隊伍將成為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實體化改革以及AIT一體化的第一批實踐者……
中國資源二號衛星是我國一顆新型對地遙感衛星,將對國土普查、資源探測、環境調查等國民經濟諸多領域有著巨大的推動力,是一顆應用范圍很廣的“智多星”。眾望所歸,重擔在肩,眾多挑戰,似乎壓得總設計師兼總指揮的葉培建有點喘不過氣來。
面對一個個技術難點,葉培建憑著扎實深厚的理論功底和不懈的探索精神,勇敢地迎接挑戰。
星敏感器的應用,將會使衛星的姿態測量和控制水平得到很大的改善。在前期衛星方案設計時,面對不同的意見,葉培建下決心在國內衛星上首先采用星敏感器。然而,星敏感器能不能做出來,做出來能不能達到預想結果?那段時間,葉培建經常和同事們一起研究分析,最終突破阻力,上了星敏感器,并在星敏感器的軟件研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實踐證明,由于星敏感器的采用,使衛星的姿態測量和控制水平都上了一個新臺階。
中國資源二號衛星的有效載荷很大,過去的試驗條件不能適應大部件要求,試驗中多次發生問題。經過反復研究和論證,結合過去的實踐,葉培建大膽而科學地提出了改進試驗條件的方案,從而保證了試驗的質量和產品的安全。
他常說,對質量問題要提倡“捕風捉影”,對技術上的表面現象要能聯想到深層次的問題,把質量隱患徹底杜絕。于是,他又首先提出衛星進入發射場前要進行可靠性增長試驗,把問題徹底解決在地面。他還率先實踐了把電測與總體隊伍分開的做法,既合理分配資源,又為測試隊伍的專業化奠定了基礎。這些難度的跨越,無疑是對第一個“吃螃蟹”者能力和水平的考驗。中國航天系統專家和領導評價說,中國資源二號衛星不僅要求的水平高,其質量的透明度也是最高的。
面對種種考驗,葉培建和他的同事們成功了。設計壽命兩年的中國資源二號衛星01星已超出設計壽命兩年多,所獲得的大量遙感信息在我國國土資源普查、環境監測與保護、城市規劃、作物估產、防災減災和空間科學試驗等領域做出了重要貢獻。2003年,由葉培建擔任總設計師、總指揮的中國資源二號衛星也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人家是一個腦袋兩只手,我們也是一個腦袋兩只手,人家能干成的事,我們也一定能做到!” 這是葉培建最常說的一句話。
為了強化“電測”這一關鍵工序,他編成“十好歌”在他所帶的研制隊伍中廣為傳誦:思想狀態精神好,崗位責任落實好,口令應答準確好,操作執行無誤好,判讀數據及時好,表格填寫規范好,班前班后會開好,計劃調度有力好,問題歸零認真好,政策兌現大家好。
這一個“好”字了得!
在衛星第二階段測試中,衛星發射試驗隊發現數傳信道一路中的一個設備輸出雜波增大,指標比在北京測試時有所下降。
葉培建不放過這個問題,要求承制單位抓緊歸零。
很快,承制單位查清了問題的原因,是由于設備中一塊電源板的接地不好造成的。為了不耽誤進度,確保衛星按期發射,北京的專家和遠在西安的承制單位通過視頻會議共商對策,最后確定從衛星總裝廠急調技術能手,前往發射場搶修,終于在預定時間內安裝測試完畢。
03星于2004年11月發射成功。
中國資源二號衛星由01星、02星、03星三顆衛星構成,實現了“三星高照”。 01星在2000年9月1日發射,在軌運行狀況一直良好,02星在2002年10月27日成功發射。三星組網在大大縮短衛星對地觀測重復周期,進一步提高時間分辨率和系統可靠運行的同時,創下了我國不同時間發射同一型號的三顆衛星輝映太空的記錄。三星成功組網標志著我國太陽同步軌道衛星研制技術取得了重大突破,在衛星長壽命、高可靠性研制上積累了經驗。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眾多的宇航產品中,中國資源二號衛星被稱為精品衛星。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