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 id="aazt7"><big id="aazt7"><button id="aazt7"></button></big></ins>
        <sub id="aazt7"></sub>
        <b id="aazt7"><tr id="aazt7"><var id="aazt7"></var></tr></b>
      1. <video id="aazt7"><input id="aazt7"></input></video>
      2. 東西問·龍年春節|彭林:辭舊迎新,除夕如何更好地延續年味?

        分享到:
        分享到:

        東西問·龍年春節|彭林:辭舊迎新,除夕如何更好地延續年味?

        2024年02月08日 20:59 來源:中國新聞網
        大字體
        小字體
        分享到:
          編者按:
          玉兔辭舊歲,金龍迎新春。中國十二生肖中,龍是唯一虛構的神獸;中華傳統文化中,龍是意蘊獨特的符號。
          甲辰龍年將至,中新社“東西問”自2月6日起推出“龍年春節”系列策劃,從紅山文化中龍的起源到敦煌石窟中龍的演變,從一百多年前外國人如何過春節到海內外中華兒女為何被稱為“龍的傳人”,探索龍年春節背后的文化味。敬請垂注。

          中新社北京2月8日電 題:辭舊迎新,除夕如何更好地延續年味?

          ——專訪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彭林

          作者 曾玥 國璇

          

          作為辭舊迎新的交接點,除夕被視作年味的重要體現。古往今來,除夕不僅在中國各地演變出不盡相同的民俗,也成為海內外中華兒女對過年的共同記憶。

          在漫長歲月中,除夕如何演變?“大有講究”與“百無禁忌”的說法從何而來?當舊習俗遇上新民俗,除夕如何更好地延續年味?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彭林近日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闡釋除夕古今嬗變,講述除夕對于海內外中華兒女的文化意涵。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何為除夕?除夕的由來如何,有何演變?

          彭林:除夕是在漫長歲月中緩慢形成、不斷豐富并發展到現在的。中國人把一天的兩頭叫旦、夕。旦是早晨,夕是晚上。一年里最后被“除去”的那個晚上,叫除夕。

          古人將孟春的元日作為歲首,習稱正月初一。正月初一的前一天,古人要行大儺禮。成書于戰國晚期的《呂氏春秋》記載,“命有司大儺。”高誘注:“大儺,逐盡陰氣為陽導也。”中國人講“陰陽”,“儺”的目的是驅邪除疫,迎接“陽氣”的到來。這是迄今所見最早關于除夕活動的文獻記載。

          《周禮》中提到一個叫“方相氏”的職務,職責是驅疫避邪。“方相氏”在除夕戴上“黃金四目”的面具,披著熊皮,“執戈揚盾”,走遍宮室里所有的房間,通過敲鼓呼喊把犄角旮旯里的“陰氣”驅除干凈,希冀悉數趕走疫癘,來年大吉。

          及至漢魏,民間開始盛行新的習俗。人們將桃木掛在門口,上書專捉惡鬼的“神荼”與“郁壘”二神的名字,稱為“桃符”,上系葦索,意在嚇退“惡鬼”。

          入唐,人們開始將尉遲恭、秦瓊的畫像貼在門口充當“門神”。這些習俗,表達了老百姓趨吉避兇,祈佑新年平安的美好愿望。

          

        2024年2月2日,遼寧沈陽故宮宮門上懸掛起門神,迎接即將到來的農歷新年。于海洋 攝

          此外,民間傳說“邪祟”怕響聲,古人遂發明了爆竹。文獻記載,大年三十晚上“禁中爆竹山呼”,沒有“邪祟”再敢來。火藥發明后,人們做成炮仗,不僅效果更好,而且節日氣氛倍增,此項傳統便流傳至今。

          除夕的另一個特色是貼春聯。五代十國時期,后蜀國君孟昶親自在桃符上寫下“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一聯,這是古代最早有春聯的記載。到明代,朱元璋下令,家家戶戶過年都要貼春聯。由此春聯成為舉國的文化現象,長盛不衰。

          

        2024年2月2日,在貴州省銅仁市玉屏侗族自治縣田坪鎮楊柳新村,村民在挑選春聯。胡攀學 攝

          除夕,是辭舊與迎新的交接時刻。人們不僅要辭舊歲,感恩社會和大自然,歡慶舊歲取得的成就,更要迎新年,憧憬和展望未來。中華民族擁有生生不息的力量,原因之一,是中國人總在新舊交替之際給自己鼓勁加油。王安石說“總把新桃換舊符”,春節的一個主題是萬象更新,用現在的話說是“刷新”。個人、家族與社會,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中新社記者:除夕有許多習俗,例如吃團圓飯、送壓歲錢、守歲等,這些習俗有什么講究?有何寓意?

          彭林:中國人講究倫理輩分,重視血緣關系和孝文化,“家”的概念根深蒂固。一年到頭無論有多忙,過年時都要回家看看,吃年夜飯。除夕年夜飯,是一年中家里出席人員最齊全、規格最高、儀式最隆重,內涵也最豐富的一頓飯。

          年夜飯的菜肴很有講究。比如餐桌上一定要有魚,而且這條魚不能吃光,至少要有頭有尾,寓意年年有余;南方不少地方要吃發菜,寓意“發財”,吃年糕,意為“來年高運”,吃湯圓,象征平安團圓;北方還有包餃子時放一枚硬幣的習俗,誰吃到這個餃子誰中彩,象征好運……這些都是對新年的期待。

          

        2021年2月11日農歷大年三十,香港北角春秧街上人潮涌動,眾多市民前來采購年貨和食材,準備歡度新春佳節。張煒 攝

          除夕闔家團圓,人們互相祝福。古代,最早的壓歲錢由長輩發給晚輩,因為孩子的身體比較弱,容易夭折,人們覺得把壓歲錢擺在枕頭底下、貼身衣物里能保孩子平安。送壓歲錢的傳統一直流傳至今。

          守歲,中國人賦予它特別的文化內涵。有句話叫“一夜連雙歲”,舊歲和新歲由除夕連成一體。守歲是要見證年歲輪替、除舊布新的那一刻。

          

        2022年2月5日,江蘇南京,“財神爺”現身城南白鷺洲公園,向民眾發放紅包。泱波 攝

          這個意識中國人很早就有。“寒隨一夜去,春逐五更來。”盡管氣溫不會在五更發生驟變,但理論上,寒冬已隨著除夕離去,新春正隨元旦而來。除夕之夜,家人圍爐而坐,聊一年的經歷,談未來的期望。

          民間還有一種流行的說法,認為守歲可以保佑父母長輩長壽。由此可見,華夏子孫的善良,滲透在社會生活的每一個細節里。

          中新社記者:除了共同的除夕習俗,中國各地還演變出不盡相同的民俗。有的地方認為除夕處處皆有講究,有的地方則認為百無禁忌。您如何看待這種民俗分化現象?

          彭林:中華傳統文化有兩大“面向”,一個叫禮,一個叫俗。禮是規定的、全國統一的。俗是地區性的,可以自由選擇。比如大年三十北方人吃餃子,南方人吃年糕、糍粑,中華文化的多姿多彩,于此可見。

          一般來說,人們從臘月二十三開始就要準備過年,掃灰塵、貼窗花、割年肉、趕大集,各地都有自己約定俗成的流程,讓大家按部就班地為春節“煥然一新”做足準備。

          

        2024年1月27日,上海浦江鎮匯中村舉行新春翰墨送福活動,滿桌的福字吸引小朋友。湯彥俊 攝

          除夕是否百無禁忌,與民俗歧異有關,從灶王爺的故事傳說可見一斑。

          民間家家有灶王爺,每逢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灶王爺要到天庭向玉皇大帝匯報這戶人家一年的善惡。于是,人們會在灶臺上貼“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字條,或擺放糖果糕點,希望灶王爺在天上多美言幾句。在除夕迎回灶王爺之前,各地風俗不同,有兩種說法:一是認為,在這期間玉皇大帝會下界查察人間善惡,定來年禍福,所以要謹言慎行;另則認為,灶王爺上天后家里無神管轄,可以百無禁忌。

          中國文化整體上強調自律,老百姓在過年前找個理由稍微放松一下,也蠻有風趣。

          

        2021年2月4日,農歷臘月二十三是中國北方的小年,河南鄭州的小學生制作完年畫興奮不已,等待老師發灶糖。闞力 攝

          中新社記者:不僅國內,許多海外華僑華人也會保留除夕吃年夜飯、守歲等習俗。在您看來,種種習俗體現了哪些文化意涵?

          彭林:中國古代先賢曾提出“以天下為一家,以中國為一人”的理想,希冀建成舉國認同的社會文化。

          共同的生活樣式和價值觀文化,深入中華民族的骨髓,把中華兒女緊緊凝聚在一起。一代又一代的人用智慧豐富、完善年節的形式與內涵,形成了超越身份、財富、地域的春節文化,顯示出強大的文化向心力。

          

        2024年2月3日,美國舊金山唐人街春節花市上的新年飾品吸引一名兒童關注。劉關關 攝

          人們常說“愛祖國,要從愛家鄉開始”,這就叫鄉情。很多華僑華人也是在中華文化哺育之下成長起來的,心與祖(籍)國相連。從血緣情到家鄉情,中國人特別注重情感,年節便是這些情感的重要寄托。

          中新社記者:除夕被視為年味的重要體現。在您看來,在傳承舊習俗與發展新民俗之間,除夕應如何更好地延續年味?

          彭林:除夕具有很深的文化內涵。歷代文人墨客為除夕留下了很多佳作,增添了除夕的文化氣息,讀之令人耳目一新。

          

        2023年1月15日,農歷臘月二十四,春節臨近,陜西西安大雁塔東西兩側步行街的樹枝上“結滿”詩詞,游客們漫步其中欣賞拍照。張遠 攝

          比如宋代陸游的“半盞屠蘇猶未舉,燈前小草寫桃符”,畫面感很強;清朝史學家趙翼在85歲高齡所作的《除夕》詩云“老夫冒冷披衣起,要聽雄雞第一聲”,其實雞鳴聲與平時并無差異,但詩人稱它為新春第一聲,賦予新歲開端之義;宋人胡浩然的“須知今歲今宵盡,似頓覺明年明日催”,更如催人奮起的呼喊。

          關于除夕和春節,古人為我們留下了豐富的精神財富。這是一座“富礦”,值得今人繼承與弘揚。我們不能把年過成吃喝玩樂的嘉年華,甚至帶上過度的銅臭。我們需要完整、深刻地認識并弘揚包括除夕、春節文化在內的優秀傳統文化,避免其落俗,要在返本開新的基礎上發揚光大。

          專家簡介:

          

          彭林,清華大學首批文科資深教授,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中國經學研究院創院院長,浙江大學馬一浮書院兼任教授,《中國經學》主編,國際儒學聯合會顧問;日本京都大學、香港城市大學、臺灣中正大學等校客座教授,法國“人文之家”、臺灣“中研院”文哲所、韓國泰東古典研究所等學術單位的訪問學者。主要從事中國古代史與儒家禮樂文明的研究。著有《周禮主體思想與成書年代研究》《中國禮學在古代朝鮮的播遷》《禮樂文明與中國文化精神》等,點校《周禮注疏》《儀禮注疏》等古籍。2011年10月在《百家講壇》開講《彭林說禮》。

        【編輯:劉陽禾】
        發表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評論

        頂部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色欲_免费国产一区二区不卡在线_欧美一级高清片在线观看_99国严欧美久久久精品l5l
          <ins id="aazt7"><big id="aazt7"><button id="aazt7"></button></big></ins>
            <sub id="aazt7"></sub>
            <b id="aazt7"><tr id="aazt7"><var id="aazt7"></var></tr></b>
          1. <video id="aazt7"><input id="aazt7"></input></video>
          2. 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 日日狠狠久久偷偷四色综合免费 | 日本免费不卡v | 五月天在线无套AV | 亚洲三级在线网站 | 亚洲欧美日本A∨天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