饞!寶島味道之烤肉慶中秋
“彎彎月光下,蒲公英在游蕩,像煙花閃著微亮的光芒......”10日中秋夜,臺灣歌手王心凌在微博直播中為歌迷唱《月光》。臺灣藝人劉畊宏、王耀慶和歐陽娜娜通過央視中秋晚會,陪觀眾朋友一起過中秋。
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在北京工作、上學的臺灣年輕人因疫情無法和家人團聚,但他們以臺灣特別的中秋習俗——烤肉,緩解思鄉之情。
好香!是誰在烤肉?
臺灣新竹女孩方承暄9月1日剛搬了新家,這是她和男友在新居度過的第一個中秋節。豬頸肉、牛肉片、雞翅根、基圍蝦......豐富的食材擺上桌,二人美滋滋做了一餐燒烤。
“之前在北京經常搬家,這次穩定下來,用心布置了房間,也有了家的感覺。”方承暄期盼疫情早日過去,把媽媽和姐姐接來北京,看看她的新家,“一起吃客家‘月光餅’”。
中秋夜,就讀于中央民族大學的臺生林家萱,與同在北京的臺胞朋友們一起烤肉慶祝節日。她連續兩年和好友們一起過中秋,雖然有些想家,但并不感到孤獨。往年中秋,林家萱會與家人邊吃麻豆文旦(臺灣知名柚子品種)邊賞月。“最近有和他們視訊”,她說,非常想念家鄉麻豆文旦的味道,“這是屬于中秋的儀式感”。
自律的臺灣整容醫生顏士鈞在中秋也要進行“身材管理”。他酷愛健身,即使過節也不能放松,親手做了應景的“花好月圓”健康餐——圓圓的蛋餅點綴以低GI(血糖生成指數)水果,也是一種中秋氛圍。
傍晚,顏士鈞外出賞月,與在臺灣的父母同望一輪月亮,頗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之意。他還為關系要好的大陸朋友們寄去了臺式月餅,“不算太甜,相對健康一些”,希望與朋友一同分享家鄉味道。
中秋烤肉習俗知多少
中秋節自古便有賞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民俗,除此之外,臺灣地區中秋烤肉的習俗從何而來?
臺灣民俗專家溫宗翰撰文指出,民俗的誕生有其潛移默化的社會累積過程,是一種自然行為。上世紀60年代,臺灣社會出現較大社會轉型——工商社會生活型態改變,假期生活需求高漲,利用假日進行旅游、露營、野炊的活動興起。此后,工商社會交誼互動更為頻繁,烤肉娛樂的普及使得許多公共娛樂場所建設起烤肉區,街頭巷尾出現大量烤肉專賣店,烤肉醬也在這時流行。
臺灣民俗學者謝宗榮介紹,20世紀60年代,萬家香醬油推出“一家烤肉萬家香”的電視廣告,幾年后,金蘭醬油又密集推出金蘭烤肉醬廣告。因此,自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起,臺灣民眾便把烤肉當作中秋最重要的活動之一。
經過這些年的發展,中秋烤肉在臺灣已然成為一種習俗。2000年,臺灣各縣市興起中秋節夜晚在戶外舉辦大型烤肉活動的風氣。有調查顯示,島內高達八成民眾有中秋烤肉的習慣。
謝宗榮表示,家人團聚、一起烤肉的景象頗合“中秋團圓”之意,這也是烤肉在臺灣成為中秋習俗的原因之一。民眾中秋烤肉大多是在自家樓下或社區中庭“夜烤”,從準備食材、生火到燒烤,是促進親子感情交流的好方式。
島內中秋活動也精彩
雖然臺北市和新北市因防疫要求,中秋假期期間禁止在河濱公園烤肉,但民眾對這個“團圓節”非常重視。有臺北民間團體在大葉高島屋廣場舉辦了烤肉活動,吸引不少市民參加。
新北市淡水漁人碼頭9日晚8點首場煙火秀登場,點亮中秋造型煙火,共放出煙花2800顆,其中1500顆為高空煙花,此外還有水舞聲光秀、情人橋光雕秀等展演。據報道,還有3場煙火秀將分別在9月11、18、25日晚舉行。
相傳,農歷八月十五也是月老的生辰。桃園市、嘉義縣、臺中市等多縣市未婚民眾前往廟中祭拜月老,“招桃花”、求姻緣。
商業化也改變著臺灣民眾的過節方式。中秋假期期間,島內許多電商推出“9·9購物節”,趁節日開展促銷活動。除廣為熟知的“雙11”、“雙12”外,“9.9購物節”也擠進臺灣消費者參與度最高的購物節前3名。
但無論習俗如何變遷,中秋節體現的中華文化中“佳節團聚”理念不會改變。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2022年的中秋月已經升起,祝兩岸同胞中秋快樂!
作者:岳青
- 專題:網絡中國節·中秋
國內新聞精選:
- 2024年12月27日 14:12:53
- 2024年12月27日 10:47:12
- 2024年12月27日 10:26:37
- 2024年12月26日 17:29:07
- 2024年12月26日 11:24:16
- 2024年12月26日 10:36:25
- 2024年12月26日 10:18:02
- 2024年12月26日 09:52:44
- 2024年12月26日 09:45:05
- 2024年12月26日 07:4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