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問 | 王濤:陸上絲綢之路,人類如何與沙漠、綠洲和諧共生?
(東西問)王濤:陸上絲綢之路,人類如何與沙漠、綠洲和諧共生?
中新社蘭州5月23日電 題:王濤:陸上絲綢之路,人類如何與沙漠、綠洲和諧共生?
中新社記者 丁思 高瑩
傳統的陸上絲綢之路,起自中國古代都城長安(今西安),通過甘肅、新疆,經中亞國家、阿富汗、伊朗、伊拉克、敘利亞等國抵達地中海,以羅馬為終點,全長6440公里。這條連結亞歐大陸古代東西方文明的交匯之路,也被稱為“沙漠綠洲絲綢之路”。
在地理學家眼中,絲綢之路意味著什么?被荒漠戈壁環繞,人們如何開辟絲路并由此聯通世界?
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研究員王濤,從事沙漠環境和沙漠化過程及其防治研究近40年,他近日接受中新社“東西問”獨家專訪,從自然地理學的角度,講述絲綢之路上人類與戈壁沙漠綠洲共生的過往,并為全球荒漠化治理解讀“中國經驗”。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從自然地理學來講,陸上絲綢之路的路線是如何選擇和開辟的?多年來,沿線沙漠和綠洲有何發展變化?
王濤:一般認為,100多年前,德國人費迪南·馮·李希霍芬首次提出“絲綢之路”的概念。隨著時代發展,絲綢之路已成為古代中國與西方政治經濟文化往來通道的統稱。我們常說的陸上絲綢之路,主要是指歐亞之間的一條陸路通道。
絲綢之路自古以來就被荒漠戈壁所包圍,自然條件惡劣,降水少、溫度高、風沙大,尤其是在中國境內的河西走廊和新疆地區,生存環境惡劣,開辟絲綢之路對于人類來說,實屬不易。
人們開辟絲綢之路時,沿途沙漠、戈壁、荒地比現在還多。生產力低下時,人們選擇逐水草而居,對于風沙會選擇主動躲避。絲綢之路暢通后,隨著貿易交流、經濟活動、人口增加和科技進步,人們對于自然資源的利用率提高,對所處生存環境的改變也做出更多努力。
比如,人們逐步可以控制水流方向,規劃農田、果園等,駕馭以水為核心的生產資料,使綠洲范圍擴大;甚至通過人類活動干預改變過去的荒漠系統結構,形成人工綠洲(綠洲化)。同時,人類還逐漸增強抵御風沙、防止沙漠侵蝕綠洲的能力和技術。絲綢之路沿線綠洲化持續發展,使當今的綠洲面積比2000多年前要大得多。
自然條件嚴苛的絲綢之路,更多的是因為經濟和政治因素驅使,促其日漸聯通世界。
中新社記者:隨著絲路沿線交流增多和科技進步,中國如何將沙漠變為綠洲?如何處理兩者之間的平衡關系,讓人類與大自然和諧共生?
王濤:絲綢之路穿越的大部分地區自然條件惡劣,生態環境脆弱,人類在開拓新的生存空間時,需要付出成倍的努力。
絲綢之路經過中國陜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等地,該區域土地、光熱、礦產、能源等資源豐富,但地處干旱區,面臨氣候干旱、降水稀少、風大沙多、水資源短缺等,荒漠化威脅著當地民眾生存發展,更對中國生態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構成威脅。
“防沙治沙、將沙漠變為綠洲、向沙漠要良田”等,成為新中國成立后的生態舉措之一。20世紀50年代,有組織有目標的國家防沙治沙工程也開始實施。1952年,中國科學院沈陽林業土壤研究所啟動東北地區風沙災害防治研究,1954年又開始包頭至蘭州鐵路防風固沙研究。
目前,中國已有效阻止沙漠和沙漠化蔓延,特別是自2000年以來,呈現沙漠化土地逐步減少的態勢,提前完成了《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提出的到2030年全球干旱半干旱土地退化零增長的目標。
通過數十年努力,中國的沙漠化經歷了發展—快速發展—局部逆轉—整體控制的過程,在政府、企業、民眾的共同努力下,實現了由“沙逼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
還有兩個概念需要重視——“荒漠化和綠洲化”,這是反向發展而又相互聯系的兩個過程。綠洲化過程使人工綠洲大范圍建立和穩定,生產和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社會、經濟和生態效益獲得有機統一,其中水資源的開發利用是關鍵。
但如果過度開發、不合理利用,現代人工綠洲的生態環境還可能趨于惡化直至成為新的荒漠。合理區域調水、用水是關鍵,人類與大自然才能夠和諧共生。
中新社記者:隨著“一帶一路”建設推進,中國如何將治沙經驗惠及沿線國家?
王濤:實施“一帶一路”倡議,加強生態建設、擴大生態容量是防沙治沙的重要內容。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大多分布在荒漠化嚴重地區,深受風沙災害之苦。
改革開放以后,中國逐步將防沙治沙的“中國經驗”向國際推廣。1987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在中科院蘭州沙漠所成立“國際沙漠化防治研究與培訓中心”,幾乎每年都邀請受沙漠化危害的發展中國家人員參加培訓班,開展學術和技術交流,實地考察中國重大防沙治沙工程和大范圍土地沙漠化治理成果等。
2014年,中科院中亞生態與環境研究中心成立,并陸續在中亞多國建立分中心,推動和促進絲路沿線國家在生態環境保護、資源可持續利用、農業發展、礦產資源勘探、災害監測與預警等領域的科技合作和人才培養發揮積極作用。
中國還通過線上線下會議交流、派出科技人員出國技術指導,以及圖書和宣傳片推廣等,向絲路沿線國家分享防沙治沙的中國智慧。絲路沿線大多數國家,我們的團隊都已到訪并開展交流合作。
我們還向一些有防沙治沙需求的國家提供技術支持。過去30多年間,中科院與沿絲綢之路的主要國家如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伊朗、埃及、敘利亞、以色列、沙特阿拉伯、蒙古國等國家就沙漠化防治提供理念和技術,開展合作研究和實踐。
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委員會第十七屆會議指出:中國荒漠化防治處于世界領先地位;《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秘書處明確表示:中國防治荒漠化成果是國際可借鑒的范式。
中新社記者:未來,中國如何與絲路沿線國家共建“綠色絲路”?
王濤:中國的防沙治沙工程于1954年啟動,與絲路沿線國家間的幫助與合作分不開。各國在人才、技術往來上交往頻繁。
如今在絲路沿線國家推廣的“草方格”流沙固定技術,最初的想法實際上來自于蘇聯時期的土庫曼斯坦沙漠研究所,中國將這種技術做到了極致,并延伸至種植人工固沙植被等系統化防沙治沙技術,逐漸形成供全球學習的治沙藍本,并與世界分享。
防沙治沙并不是消滅沙漠,生態文明強調的是人與自然和諧、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的理念。面對荒漠化環境與經濟社會挑戰,攜手合作才能有效應對。
沙塵天氣不分國界,生態治理也不是一域、一國的事情。未來,在共同面對荒漠化問題的挑戰上,世界各國還要在加強合作、達成共識的基礎上持續發力。防沙治沙技術因地制宜展開、荒漠化監測體系建設和法律體系建設、防治荒漠化的生態—經濟—社會多重效益兼得等,都是未來值得探討的重要議題。(完)
受訪者簡介:
王濤,沙漠與沙漠化專家,現任國際沙漠研究協會(IDRA)主席,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中國科學院“國際沙漠化防治研究與培訓中心”主任,中國治沙暨沙產業學會副會長。作為首席科學家主持完成有關沙漠化、綠洲化與荒漠化的2個國家973項目和1個有關防沙治沙關鍵技術與應用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以第一獲獎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和國際干旱區開發委員會(IDDC)突出貢獻獎。
國內新聞精選:
- 2025年01月08日 17:19:55
- 2025年01月08日 17:04:52
- 2025年01月08日 13:06:17
- 2025年01月08日 11:13:28
- 2025年01月08日 09:29:59
- 2025年01月07日 21:32:38
- 2025年01月07日 21:23:57
- 2025年01月07日 16:46:19
- 2025年01月07日 14:37:15
- 2025年01月07日 14:2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