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問|短評:建設疫后世界,中國有何“錦囊”?
中新社北京1月18日電 題:建設疫后世界,中國有何“錦囊”?
中新社記者 安英昭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7日在北京出席2022年世界經濟論壇視頻會議并發表演講。在世界多地疫情出現反復,全球經濟社會恢復發展緩慢的當下,中國領導人聚焦共創后疫情時代美好世界之道,傳遞出至少三條“錦囊妙計”。
第一,越是在疫情反復肆虐的背景下,越應堅定信心、團結力量。
從中世紀蔓延歐洲的“黑死病”,到本世紀初令人談之變色的“非典”,人類歷史經歷過多次大規模公共性危機,最終化險為夷,靠的是拋開偏見、共同努力。第二次世界大戰曾令人類文明蒙塵,但在1942年初的“至暗時刻”,美、英、蘇、中等26國代表仍共同發表《聯合國家宣言》,結成世界反法西斯聯盟,引領人類最終走出大戰陰云。
隨著奧密克戎毒株來襲,世界多地疫情防線再次被撕開缺口,全球累計新冠確診病例已超3億。在全球性危機的驚濤駭浪里,各國不是乘坐在190多條小船上,而是乘坐在一條命運與共的大船上。這艘巨艦要頂住驚濤駭浪,就需要船員們堅定信心、同舟共濟。
第二,越是在分歧與偏見增多的環境里,越應倡導和平發展、合作共贏。
文明的底色不止一種,通往現代化的路徑也不止一條,各國文明基因不同、歷史記憶各異,形成各自發展模式、探索本國發展道路是理所應當。國家無論大小,都應互相尊重別國人民的選擇。實踐多次證明,任何強勢輸出、復制粘貼的模式缺乏配套文化文明的土壤都難以長久。
從公元前5世紀伯羅奔尼撒戰爭,到17世紀歐洲三十年宗教戰爭,再到20世紀美蘇冷戰,歷史反復證明,對抗不僅于事無補,而且會帶來災難性后果。當前,時代之變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全球范圍內有關意識形態的交鋒日趨激烈,零和博弈思維、文明沖突論、“修昔底德陷阱”說不絕于耳。不同國家、不同文明應從歷史長周期比較分析中進行思考,從細微處洞察事物的變化,方能在彼此尊重中共同發展、在求同存異中合作共贏。
第三,越是在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的趨勢中,越應增加穩定性、確定性。
觀察人士指出,此次演講是2017年至今,習近平在五年內第三次站上素有“世界經濟風向標”之稱的達沃斯世經論壇講臺。三次演講,中國領導人分別聚焦全球化、多邊主義和疫后世界,主題雖有不同但基調一以貫之,在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的時代背景下釋放出難得的確定性,有利于穩定各國預期。
2021年中國國民經濟運行數據同日發布,GDP總量連續第二年突破百萬億元大關,8.1%的增速既高于中國政府2021年初時確定的6%以上預期目標,也高于外界預測水平。正如學者鄭永年早前所言,“一個穩定的中國是這個充滿不確定的世界的最大穩定源。”中國的穩定性和確定性,對共創后疫情時代美好世界而言更顯難能可貴。(完)
國內新聞精選:
- 2024年12月28日 17:02:43
- 2024年12月28日 15:02:12
- 2024年12月27日 14:12:53
- 2024年12月27日 10:47:12
- 2024年12月27日 10:26:37
- 2024年12月26日 17:29:07
- 2024年12月26日 11:24:16
- 2024年12月26日 10:36:25
- 2024年12月26日 10:18:02
- 2024年12月26日 09:5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