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 id="aazt7"><big id="aazt7"><button id="aazt7"></button></big></ins>
        <sub id="aazt7"></sub>
        <b id="aazt7"><tr id="aazt7"><var id="aazt7"></var></tr></b>
      1. <video id="aazt7"><input id="aazt7"></input></video>
      2. 東西問·名家坊丨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何以青春?

        分享到:
        分享到:

        東西問·名家坊丨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何以青春?

        2024年04月22日 22:02 來源:中新社微信公眾號
        大字體
        小字體
        分享到:

          中新社記者:路梅


          因不忍見昆曲式微,作家白先勇決心“做一出戲”以傳承經典。2004年,白先勇擔任總制作人兼藝術總監,兩岸文化及戲曲界精英聯手創作的昆曲大戲青春版《牡丹亭》在臺北首演;2024年3月,該戲原班人馬回到臺灣舉辦20周年慶演,依然吸引著新老觀眾,又一次引發熱潮。

          20年來,在自稱“草臺班主”的白先勇帶領下,這出戲的青春腳步走遍兩岸及港澳,并走向世界,讓已有600多年歷史的古老劇種重新流光溢彩。如何讓400多歲的《牡丹亭》重獲青春?如何讓20歲的青春版《牡丹亭》保持青春?近日,中新社“東西問”在臺北就此專訪白先勇。

          歌頌愛情與生命 用青春與青春共鳴

          要為昆曲注入新的生機,白先勇認為在培養青年演員傳承技藝的同時,培養青年觀眾尤為重要。把他們拉回戲院,重新欣賞與親近本民族燦爛文化,他選中《牡丹亭》。

          “昆曲是中國表演藝術中美學成就最高的一個,它深入民間,是百戲之祖。”白先勇認為,晚明劇作家湯顯祖的《牡丹亭》是“經典中的經典”,它歌頌愛情、歌頌生命,是個非常動人的愛情神話,“愛得死去活來的悲喜劇”。

        2024年3月,青春版《牡丹亭》20周年慶演在臺灣高雄舉辦公開彩排。楊程晨 攝

          “這個故事太美了,它本身就是青春的。”白先勇說,當時挑選的演員都是20歲出頭年輕靚麗的,并且舞美設計要符合現代觀眾的審美觀,才能讓青年觀眾接受。

          “我們有個原則,即尊重傳統而不因循傳統,利用現代而不濫用現代。青春版《牡丹亭》是正宗的昆曲,保留著昆曲基本的美學和傳統‘四功五法’(四功指唱、念、做、打,五法指手、眼、身、法、步),同時將現代審美的燈光、服裝、舞臺很謹慎地注入其中;編劇時只刪不改,把55折濃縮成27折,演三天。第一天夢中情,第二天人鬼情,第三天人間情,三天的境界、演法、設計都不同。”

          青春版《牡丹亭》不僅首演轟動,多年以來所到之處都在青年觀眾中引發昆曲熱潮,經年不減。這既符合白先勇的預期,也超乎他的想象。如今想來,是傳統戲曲之美和故事中的情感打動了年輕人的心。“我覺得選對了。”

        2024年3月,青春版《牡丹亭》20周年慶演在高雄舉辦公開彩排,白先勇介紹彩排內容。楊程晨 攝

          藝文精英組成“義工大隊”

          懷著制作青春版《牡丹亭》的想法,白先勇“登高一呼”,獲得了眾多臺灣文化藝術界人士熱情支持,匯集成一支頂尖的團隊。“我是義工大隊長,后面有一個義工大隊。”白先勇打趣地形容,并如數家珍道出許多名字,例如華瑋、張淑香、辛意云參與編劇,導演王童挑起服裝設計大梁,書法家董陽孜,畫家奚淞各展所長,香港知名作家古兆申、文化學者鄭培凱等作顧問。這個團隊不計報酬做事,“都是因為熱愛昆曲,也有搶救文化的使命感在心里。”

          當時蘇州昆劇院正好有一批條件很好的年輕演員,白先勇請來旦角祭酒張繼青、巾生魁首汪世瑜兩位大師級演員“出山”,分別指導杜麗娘和柳夢梅的扮演者沈豐英、俞玖林。甚至戲服都請有經驗的繡娘做手工蘇繡,“我們非常講究,一切都要最好的,當然花費很高,但效果也是最好的。”

          “我覺得是命運之手在后面推著我走,這完全是因緣。”他說,“我是寫小說的,不是昆曲界的人,本來輪不到我做。我從一個觀眾的角度,橫沖直撞、不受束縛地,只做覺得該做的事,原則就是要精益求精。”

          “我有一個信念,一流的人才才能做出一流的作品。”白先勇說,當時臺灣、大陸、香港三地結合,相互取長補短,歷時一整年打造出青春版《牡丹亭》,扎扎實實打了根基,下足了功夫,因而能夠原班人馬演出20年、將近500場,累計80萬觀眾、走進40所高校,這是相當難得的事情。

        2023年4月,青春版《牡丹亭》劇組校園見面分享會在中國傳媒大學舉行,劇組演員和現場觀眾互動。易海菲 攝

          白先勇還記得,自己像個“草臺班主”帶著劇團到處“闖江湖”的一幕幕,團隊的全情投入收獲了觀眾的熱烈回響。在大陸所到高校,學生們看完戲“就像接受了文化洗禮,臉上都在發光”,“他們圍著我不讓我走,跟我說,謝謝您帶來這么美的昆曲藝術。我聽了這句話,什么辛勞都沒有了!”

          “草臺班主”還帶著劇團到美國、英國、希臘等具有深厚戲劇傳統的國家去“踢館”,演出同樣受到極高評價。“可見昆曲的美學價值之高,是超越文化、超越語言,超越國籍種族的。”

          更讓白先勇記憶猶新的,是在倫敦演出結束后,三位留學生找到他,一位來自北京,一位來自香港,一位來自臺灣。三個人都紅著眼眶,剛剛哭過。“三個人雖然背景不同,但看到中華民族的文化在異國大放光彩,青年觀眾心底的文化DNA被喚醒了,感動了。”

        2019年11月,上海昆劇團在比利時布魯塞爾沃德維爾劇院上演昆曲經典曲目《牡丹亭》。德永健 攝

          薪火相傳 不能拋掉自己的根

          2001年,昆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首批“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在白先勇看來,這正詮釋了“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如今,青春版《牡丹亭》的演員已從青澀走向成熟,演技唱功“到了最好的時候”。白先勇一直告誡他們,一定要懷著使命感,把從老師身上學來的昆曲技藝傳承下去。

          “我是念外文系的,也在美國教了幾十年的書。當我回頭看,很要緊的一點就是,先要有自己的文化根基。我們欣賞和學習西方文化,但不能拋掉自己的,否則怎么可能知己知彼?中華文化綿延幾千年,它的燦爛、它的藝術價值,應該好好去梳理、重新評估。”

          白先勇認為,學校里尤其應該設立中華傳統文化課程。因此,他堅持昆曲進校園,除了演出,他還在北京大學、臺灣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都開設昆曲課程,就是為了讓學生們知道,原來我們有這么了不起的表演藝術。

        2019年7月,蘇州昆劇院青年演員在天津一書店推介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張道正 攝

          20年光陰流轉,最初的大學生觀眾已至中年,但青春版《牡丹亭》依然吸引著一批又一批年輕人。“的確是誰也沒有想到,它會有這么旺盛的生命力。為什么會有這種現象?”白先勇思索的答案,這是一種人們對中華傳統文化的集體覺醒。當社會安定、經濟發展,西方文化不斷輸入,年輕的大學生們內心也在尋求文化認同,“作為中華民族的一份子,我們心靈中的文化構成究竟是什么?”

          白先勇認為,19世紀到20世紀中華民族經歷了民族弱亂、家國破碎,但如果把落后挨打的原因歸咎于傳統文化,“那真是錯怪了!”由此產生的民族文化衰落,以及人們對民族文化認同的混淆和破碎,成為很多人心中的隱痛。

          “所以,我做昆曲不僅是做一出戲,更是希望看看,有600年歷史的劇種、有400年歷史的劇目,搬到21世紀的舞臺,是不是能‘還魂’,重放光芒?這是個試金石,我就試試看。哎!成功了!”白先勇說,可見我們文化中其他的也可以試試,銜接傳統與現代,又不破壞和干擾它,讓它浴火重生。

          白先勇表示,很高興看到近年來大陸的小學生、青年人當中掀起國學風潮。“我相信,若干年后,經過傳統文化的熏陶,我們會恢復自己的文化自信,這很要緊!”

        2016年5月,北京故宮慈寧門前舉辦昆曲《牡丹亭》“唱響”故宮活動。杜洋 攝

          兩岸合作 成功經驗彌足珍貴

          “這不是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是大家的、公眾的。”白先勇回憶一路走來的20年,對各界人士的付出與支持念茲在茲。“每每遇到困難覺得走不動了,‘天兵天將’就來了,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沒有他們簡直做不成。”

          “一出戲啟動昆曲復興,這在昆曲史上也是少有的。”白先勇撒下的種子,在兩岸年輕人心中滋長。2018年兩岸大學生共同演出校園青春版《牡丹亭》,成為他們永生難忘的人生記憶;臺灣有一批熱心人士一直在推廣昆曲,在臺灣培養了大量學生觀眾。

        2019年2月,白先勇經典昆曲新版系列彩排記者會在臺北舉行,知名昆曲表演藝術家、大陸演員俞玖林(左)、沈豐英便裝表演《玉簪記》片段。孔任遠 攝

          此次回到臺灣舉辦青春版《牡丹亭》20周年慶演,白先勇希望能讓新一代年輕人重新發現本民族文化的美,“這是意義非凡的。”白先勇說,除了昆曲,兩岸及港澳在共同傳承弘揚傳統文化方面還大有可為,相互交流非常重要。

          “青春版《牡丹亭》是兩岸及香港文化精英、戲曲精英合作而成的文化工程,已經成為一張文化名片,應該珍惜它,支持它繼續演下去,再次走向世界舞臺。”白先勇說。

          受訪者簡介:

        臺灣知名作家白先勇

          白先勇,臺灣文學作家,曾創辦《現代文學》雜志,著有短篇小說《寂寞的十七歲》、《臺北人》、《紐約客》、散文集《驀然回首》、長篇小說《孽子》、話劇劇本《游園驚夢》等。多部小說被改編為電影電視及舞臺劇,作品還被譯成英、法、德、意、荷、日等多種文字。旅美學人夏志清曾贊譽其為“當代中國短篇小說家中的奇才,五四以來,藝術成就上能與他匹敵的,從魯迅到張愛玲,五、六人而已。”

          自稱“昆曲義工”,近年致力于推動昆曲新美學,其制作之青春版《牡丹亭》、新版 《玉簪記》在海內外均得到極高贊譽。2006年,青春版《牡丹亭》美西巡演十二場,反應空前熱烈,媒體稱為1930年自梅蘭芳赴美演出后,中國傳統戲曲對美國知識界最大一次沖擊。青春版《牡丹亭》曾在海內外三十多所高校巡演,吸引數十萬青年學生觀眾,在華人世界造成昆曲復興運動。

          編著《白先勇說昆曲》、《姹紫嫣紅牡丹亭:四百年青春之夢》、《色膽包天玉簪記:琴曲書畫昆曲新美學》、《牡丹情緣——白先勇的昆曲之旅》、《牡丹花開二十年—青春版牡丹亭與昆曲復興》等。

        【編輯:蘇亦瑜】
        發表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評論

        頂部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色欲_免费国产一区二区不卡在线_欧美一级高清片在线观看_99国严欧美久久久精品l5l
          <ins id="aazt7"><big id="aazt7"><button id="aazt7"></button></big></ins>
            <sub id="aazt7"></sub>
            <b id="aazt7"><tr id="aazt7"><var id="aazt7"></var></tr></b>
          1. <video id="aazt7"><input id="aazt7"></input></video>
          2. 尤物在线视频国产区 | 午夜福利中文字幕在线看 | 亚洲一区乱码精品中文字幕 | 最新日韩中文有码在线 | 中文字幕在线播放你懂的 | 日本免费看在线视频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