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火熱進行的國家大劇院第二屆歌劇節,6月4日和5日迎來了第二屆世界著名歌劇院院長論壇。意大利威尼斯鳳凰歌劇院、德國柏林德意志歌劇院等世界各地劇院經理共同進行了一場頭腦風暴,探討“多元化語境下的歌劇聯合制作”。眾多業內專家認為,歐洲歌劇需要“中國式”嫁接。
給了中國同行一把標尺
說到歌劇的聯合制作,觀眾可以從正在大劇院上演的《茶花女》中感受到其魅力。而此前國家大劇院版的《弄臣》《蝴蝶夫人》等也都出自國際制作班底。歌劇在整個亞洲都起步較晚,亞洲各國的歌劇制作經驗和市場經驗都有待培養。
“我們現在都講全球化,沒有一個全球化的制作和打造,無法實現歌劇質量的逐漸提升。”日本新國立劇院院長岡部修二說。
“歌劇聯合制作,讓我們具有了一個清晰的歌劇觀念的同時,也給了我們一把標尺,讓我們知道,歌劇制作的標準藝術質量到底應該有多高。”上海歌劇院院長張國勇說,聯合制作在人才培養方面,同樣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亞洲劇院渴望國際合作,西方同行也一樣。西班牙巴塞羅那利賽歐歌劇院院長祖迪·托特·瓜爾斯說:“國際化制作將會給歌劇帶來新的藝術和技術元素。”
把版本和經驗留給中國
“在中國的歌劇發展當中,并不一定要全盤接受西方的歌劇制作。我們劇院曾經在2005年和2008年分別帶作品來,但都是演完就走,沒留下什么。”德國柏林德意志歌劇院院長阿克瑟爾·拜什認為,歌劇聯合制作的最大、也是最終要面對的挑戰,是要看歌劇在中國是否具有可復制性,而不是只演一次或兩次。
“一種聯合制作是把版本留在中國,另一種是把技術和經驗留在中國,都可以。”阿克瑟爾·拜什說,第一種合作可以是聯合制作產品,這種劇目要能夠長期在中國演下去,而且指揮家、合唱團、管弦樂團都必須是中國本地的,只有積累了這種成功的經驗,版本才能夠長期的留在中國。第二種合作,是把舞臺導演、排演等歌劇制作所需的技術在歐洲乃至世界共同開發,再把這些制作經驗留在中國。
國家大劇院副院長鄧一江也認為,本土化問題比時代固化、語言障礙等更能影響歌劇傳播。“要成功進行歌劇聯合制作,必須充分尊重各國自身的文化特質、欣賞習慣、審美需求,制作出既有藝術品位,又能受到廣大觀眾接受和喜愛的歌劇。”
藝術水準永遠是第一
“作為一位藝術家,我對于表演的看法可能與在座的劇院經營者們有所不同。在我看來,表演藝術只有一個目標,那就是實現最高的藝術水準。其實歌劇是一種非常脆弱的藝術形式,如果歌劇不能夠得到良好的藝術表現的話,那么這樣的歌劇演出的結果必然是不盡如人意的。”大劇院版歌劇《茶花女》的藝術指導、指揮洛林·馬澤爾的話給大家提了個醒。
泰國曼谷歌劇院院長桑濤·蘇卡利庫也說,歌劇在泰國只有10年歷史,可以說是白手起家,“總是迎合觀眾,會不會降低我們自己的品位呢?”
張國勇也有這方面的擔心,他認為隨著國際合作的發展,也帶來了一些后遺癥。“在歌劇聯合制作中間,也存在著一個生態環境的問題。”張國勇說,比如有些合作,在偌大的體育場館里演歌劇。你都不知道主演在哪里,只看到一群人在里頭跑來跑去,歌劇根本沒有美感可言;有朋友說,你想這么多的觀眾中,也許會有十分之一的人會因此了解歌劇,愛上歌劇。我就告訴他,你有沒有想到另外十分之九的人,會因為看完這場歌劇之后,從此和歌劇告別。所以營造良好的歌劇制作生態環境十分重要。
本報記者 李 洋
參與互動(0) | 【編輯:蒲波】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