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首播劇的網絡版權價格,已從原來每集1萬元漲至每集數萬元,被業(yè)內自嘲為“漲得比房價快”,無奈之下視頻網站另謀出路
當土豆網創(chuàng)始人及CEO王微宣布,他們投拍的第一部網絡自制劇《歡迎愛光臨》將參展6月7日開幕的第16屆上海電視節(jié),很多記者一時間還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不過,這一新聞很快就得到了第16屆上海電視節(jié)組委會的證實。據相關人員稱,和傳統影視公司相對低調的表現相比,今年電視節(jié)最大亮點就是網絡自制劇大搶風頭,目前主要展臺都被網絡“預訂”一空,僅土豆網訂下的展位就已超過100個。王微放言將打造“優(yōu)質的打動人心”的網絡劇,希望它有機會從視頻走向熒屏甚至走向國際,而且這個作品后面可以承載各式各樣的商業(yè)元素以及更多的可能性。
如此信心和決心,真的能在競爭激烈的影視市場,為幾乎是“粗制濫造”的代名詞的網絡劇爭得一杯羹嗎?
“制播合一”的新模式近年來在各大衛(wèi)視風行,而視頻網站現在的競爭同樣是內容制勝。此前,日劇美劇在視頻網站限播后,視頻網站曾將目光鎖定在熱門的影視劇上,不惜花重金購買其與首播電視臺同步播出的版權。不過,在各大衛(wèi)視激烈的黃金劇爭奪戰(zhàn)中,網絡版權價格也在一路瘋漲。據土豆網透露,新版《三國》的網絡版權已漲到15萬元一集,《手機》更是高達20萬元一集,視頻網站的生存與盈利模式再度面臨重大考驗。
某視頻網站公關部負責人向記者透露,當下獨家首播劇的網絡版權價格,已從原來每集1萬元漲至每集數萬元,尤其是去年下半年,網絡版權價格呈幾何級數增長,被業(yè)內自嘲為“漲得比房價快”,無奈之下視頻網站另謀出路。
為占有獨家資源,效仿各大衛(wèi)視投拍自制劇,漸成網站潮流。
一個名為“橙色盒子”的網絡自制劇計劃以及“6號倉庫”網絡人才儲備計劃近日在京宣布啟動。土豆網將率先從單純的視頻內容平臺供應商,轉型成為“平臺提供商+內容出品方”的雙重角色,正式拉開視頻網站進軍影視內容制作領域的序幕。
網絡自制劇的目標受眾,是每天在網上摸爬滾打的年輕一族。隨著網絡視頻業(yè)務的風生水起,視頻網站近兩年成了人們觀看電視劇的新平臺。目前在互聯網上流傳的電視劇內容大概有5萬部劇集,已經在互聯網上形成了一個大規(guī)模電視劇庫。但電視媒體由于其本身屬性和播放模式的局限,無法做到“有求必應”,而這正是網絡視頻媒體之所長。
臺灣著名制作人蘇麗媚稱,現在網民的群體集中在年輕人,他們平時生活忙碌幾乎沒有時間看電視,而且電視媒體上播出的劇集相對比較成熟也有局限,并不適合年輕人的口味。而相較之下網絡劇更年輕化。
相關統計數字表明,中國網民目前已達4.04億,其中網絡視頻用戶規(guī)模達到了2.4億。伴隨著網民的迅速增長,“Made for Internet”和“用戶創(chuàng)造內容”的呼聲也越來越高。
視頻網站剛開始盛行時,網絡劇出于成本上的考量,在演員陣容、導演、美術等制作班底的選擇上都有很大局限,“網絡=粗制濫造”的說法已經深入人心。而這次,土豆網計劃今年斥資千萬啟動三大系列網絡劇,題材選擇、角色定位等都以“網民的喜好”為出發(fā)點。開篇提及的那部偶像劇,其號稱50萬元一集的制作費已和傳統電視劇不相上下,而之后懸疑系列劇的投入據稱將達到70萬元一集。“有錢不一定能出好東西,但是沒有錢,出好東西的機率就非常低了。”王微說。
過去,很多人覺得拍網絡視頻的全是“業(yè)余范兒”,而如今,許多“拍客”都是骨灰級電影發(fā)燒友,甚至是專業(yè)科班出身。此次土豆網嘗試“制播合一”的新模式,而自制網絡劇所需的創(chuàng)意和制作人才都將通過“6號倉庫”中國網絡人才儲備計劃進行招募。此外,中影集團也與土豆網于近期簽訂“青年導演電影制片計劃”協議,承諾從“土豆”拍客中選拔人才并提供從資金到劇本的全面幫助。
在著名導演尤小剛看來,網絡劇要成功最重要的是劇本,故事講得要能緊緊抓住網友的心,與他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另外就是要把握好題材的度,因為和熒屏播放的電視劇一樣,網絡劇作為一種新生事物也離不開政策的干預和調控。
“現在許多視頻網站會投資去出品一些影視劇,但還沒有一家真正能夠自己參與制作。”蘇麗媚表示,土豆網在做的事,是走香港TVB運作模式,從培養(yǎng)人才到制作節(jié)目再到在自己的平臺上播出,這樣的模式能夠節(jié)省很大的人力成本。把這模式很好運作下去,既是視頻網站的發(fā)展方向,也是未來電視臺的發(fā)展方向。
不過對于網絡劇的未來,張紀中版《西游記》制作人馬中駿并不看好,在他聽說土豆網這一計劃的時候心里就認定土豆會成為“先烈”。
由視頻網站制作并自主播出的網絡劇,并且以影視劇的標準來打造,這對于整個視頻網站行業(yè)來說都是一種全新的挑戰(zhàn)。歷史上凡是先行者,總逃不脫兩個下場,“先驅”或“先烈”。但王微表示,結果可能過5年才能見分曉。
本報記者 吳曉東
參與互動(0) | 【編輯:蒲波】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