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如果你不知道張悟本那就OUT了,“養生明星”張悟本的走紅程度堪比娛樂明星:他的書上市6個月銷量突破300萬冊;他主講的電視節目排名收視率前三名;他的掛號費高達2000元;他提出的綠豆養生據說是綠豆漲價的原因之一。(綜合各媒體報道)
人紅是非多。張悟本越來越紅,質疑聲也隨之而來。張悟本眾多名頭中,有一個是“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藥科技合作中心首席食療推廣專家”,但記者在該院主頁中根本找不到與其相關的消息。據報道,張悟本只是北京針織三廠的退休職工;面對媒體“沒有行醫資質、涉嫌非法行醫”的質疑,張悟本解釋自己只是食療與“醫”無關;至于張悟本所謂的“綠豆湯、長茄子包治百病”的養生理論,也受到各路專家的質疑。吊詭的是,即便如此,追隨張悟本的“粉絲”隊伍卻越來越龐大。最直接的例證是張悟本在北京的診所“悟本堂”近2000元一位的門診號已經排到了明年。
不得不說,某種程度上張悟本被“神化”了。今年2月以來,張悟本靠著湖南衛視《百科全說》節目迅速走紅。《百科全說》是湖南衛視以脫口秀形式打造的一個欄目,該節目將綜藝節目和養生節目相嫁接。盡管節目制片人強調《百科全說》在定位上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科普節目,娛樂只是一種手段,但鑒于現代人對健康的關注,絕大多數受眾還是將此看作養生科普節目而非綜藝節目,節目中嘉賓的建議常常會被受眾看作金玉良言。張悟本無疑是在這樣的“氣場”中被神化的。
如果把張悟本的“神化 ”全部“歸功”于《百科全說》或許有失客觀,《百科全說》制片人介紹,之所以選擇張悟本這樣的嘉賓,那是因為“從出版界的朋友那里了解到他的圖書銷量不錯后綜合考量的結果”。如此看來,是電視節目和出版界共同“成就”了張悟本——一個針織廠的退休職工“成長”為被大眾奉若神明的養生專家,媒體確實功不可沒。
張悟本成名了,受眾瘋狂了,在這個過程中,媒體倫理的短板再一次暴露無遺。事實上,從鳳姐到犀利哥,從大蒜到綠豆,媒體都在推波助瀾。具體到電視養生節目,媒體對收視率的追逐勝過對節目嘉賓的篩選考量,只要嘉賓語言活潑,時不時地能蹦出幾句“雷語”提升收視率,觀點的科學性與適用性常常可以忽略。媒體以娛樂化的方式向受眾傳播養生之道沒有錯,但是像包裝娛樂明星那般將養生嘉賓包裝成“大忽悠”一定有損媒體職業倫理。娛樂可以造星,科學只能實事求是,尤其是對于一些老年觀眾而言,電視節目中的科學與養生代表著權威。當科學被放大成很玄乎的東西時,媒體在“神化”嘉賓的同時也“愚化”了受眾。
張悟本躥紅后,有媒體調查發現,張大師背后其實是一條環環相扣的產業鏈:嘉賓通過電視走紅,他的付出很快就成倍回收;文化公司會幫他策劃后面出書等活動,從中收取不菲的策劃費用。一些新播出的節目也需要炒作,它們和那些慷慨激昂的嘉賓互相提升著節目收視率。(《燕趙都市報》5月25日)那些追隨張悟本去養生的老老少少的“粉絲”,一旦看清了這條若隱若現的利益鏈條后,他們會不會感慨是媒體把他們忽悠成了這個商業鏈條上的 “犧牲品”。
陳方
參與互動(0) | 【編輯:蒲波】 |
相關新聞: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