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當天,國內主流媒體紛紛報道了有關部門對大理古城墻被拆毀事件責任人的最新處理情況:施工單位被處罰20萬元,大理市交通局局長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行政記大過處分,大理市交通局黨委書記受到黨內警告、行政記過處分,大理市文化局局長受行政記過處分,分管交通的大理市副市長也被免職。同時,大理
市委、市政府責成市交通局和文化局領導班子寫出深刻的書面檢查,大理市市長還就龍首關古城墻被拆毀公開道歉。
相比以往種種破壞、拆毀文物古跡的違法行為遭到媒體曝光、社會譴責后,卻遲遲得不到處理,致使破壞、拆毀行為暢行無阻,文物古跡最終灰飛煙滅,此次大理市委、市政府能夠在龍首關古城墻被拆毀事件曝光后一個月內就公布處理結果,可謂及時果斷,令人欣慰,值得稱道。
然而,在此次處理中仍有一些細節令人擔憂。
比如,大理市市長在公布處理結果時總結了此次事件有兩個主要原因,其中之一是公路建設部門及施工單位文物保護法律意識淡薄,與文物管理部門溝通不足,忽視人民群眾保護文物的意愿。這顯然是避重就輕了。根據之前有關報道,最初的公路施工方案是在保持城墻完整性的基礎上繞開龍首關遺址的,但施工部門在施工過程中為了節省開支趕進度,擅自改變公路走向,刻意拆除了部分城墻。州文化局曾兩次下達停工通知,省文物局對公路修建出具了《考古評價書》,而且州文管所還請交通局工程師到現場作了詳細說明。如果說建設部門不了解《文物保護法》等相關法律的規定,不了解龍首關遺址作為州文物保護單位的法律地位,尚可勉強稱之為“文物保護法律意識淡薄”,那么,在有關部門下達停工通知、出具《考古評價書》之后仍繼續施工,以至拆除龍首關部分城墻,造成其永久性破壞,就不僅僅是簡單的法律意識問題,而是故意的違法行為。
另外,施工單位僅受到20萬元的處罰也明顯偏輕。根據《文物保護法》第66條的規定,擅自在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范圍內進行建設工程或者爆破、鉆探、挖掘等作業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門責令改正,造成嚴重后果的,處5至50萬元的罰款。大理市顯然認為施工單位的行為還不是非常嚴重,選擇了一個中等偏下的數額予以處罰。
最后,也最令人擔憂的,是施工方案的調整涉及到古城墻的命運。盡管大理市政府表示將組織專家科學合理確定公路建設和文物保護方案,在最終方案確定之前,相關方面不得擅自在龍首關遺址進行施工。但是,這并未明確表示公路修建將繞開龍首關遺址,并盡快修復古城墻。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我們期望,有關方面在亡羊補牢之際,能夠補得更堅決更徹底一些。
王云霞
參與互動(0) | 【編輯:蒲波】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