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連麗如在東城文化館的新書館里開始說演連派名書《三國演義》,小半年過去了,追隨者眾多。最近在書館里說《三國演義》氣氛格外好,因為新版電視劇《三國》的播出給連麗如和徒弟們提供了好多“包袱”,每每這些“包袱”抖出來都能引發聽眾的強烈共鳴,臺上臺下其樂融融。
周末記者在書館里見到連麗如,說了幾十年《三國》的她對任何有關《三國》的東西都非常關注,書籍、電影、電視劇,包括曹操墓的挖掘都能吸引她的目光,最近熱播的電視劇《三國》自然也要看。只是斷斷續續看了幾集,連麗如認為三國熱是好事,但她同時也表示,改編還是應該嚴肅一點,編劇導演要做足案頭工作,不能丟了中國的文化傳統。
三國熱是好事
記者:《三國演義》在評書中是什么樣的地位?您這么多年說三國有何感受?
連麗如:《三國演義》是中國第一部才子書,是評書中最重要的一部書,在連派評書中是第二部基礎書,第一部是東漢。連派“三國”是享有盛譽的,我父親連闊如說了好幾十年,我說了好幾十年,現在即將推出第三代演員。在我心里,《三國》是別的書沒法比的,我從17歲開始說三國,每說一次都有提高。《三國》使我懂得了很多人間的道理,但我還是不能說我完全理解了《三國》,我一輩子都在追隨《三國》。
記者:對于這樣的名著改編成電視劇有什么看法?
連麗如:不管是說書還是拍電視劇,敢于動《三國演義》的人就不容易,實在是太難了,何況還有老版《三國演義》在先,新版《三國》不簡單,導演高希希和主創人員這種勇敢的精神我很佩服,制作和場面也很大,最重要的是這次拍攝《三國》還引起了“三國熱”,這是好事。
記者:評書說《三國演義》也是改編,與電視劇的改編區別在哪?
連麗如:每個藝術門類都有自己的優勢,評書藝術有個優勢就是一二三人稱可以跳進跳出,評書演員可以跳出來評論,比如曹操賦詩,“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演員可以朗誦得很慷慨,但無法解釋,而評書演員可以跳出來講曹操思賢若渴的心情,讓觀眾既欣賞了藝術還能了解詩的背景和意義。
我很理解拍電視劇的不容易,不管是鮑國安還是陳建斌,不可能一輩子專職演曹操,還要繼續扮演其他角色,但評書演員一輩子可以說很多次《三國》,有完善的機會,比如這次我說《三國》,說到張遼,好多網友提出問題,給我很大啟示,所以我說到“戰合肥”的時候對張遼加重了色彩。這一點上電視劇演員比較無奈,因為演出的遺憾沒法彌補。
常識錯誤應該避免
記者:新《三國》讓您不太滿意的地方在哪?
連麗如:其實看《三國》之前我有預感,拿郭德綱的電影《三笑之才子佳人》來說,人家承認是搞笑的,但電視劇《三國》不是搞笑,人們自然從正統的角度去看。電視劇里張飛罵呂布是三姓家奴,呂布姓呂名布字奉先,頭一個義父是丁原,第二個是董卓,這是歷史多少年延續下來的,不可能更改,但電視劇里呂布對王允說:“義父在上,小侄拜見”,這是什么輩分?如果好好看過原著就不可能有這種錯誤,導演干什么的?編劇干什么的?他們沒有深入的去研究《三國》。
這些都是常識性的錯誤,另外最大的問題是他們對“連環計”整個的顛覆,影響太不好了。貂蟬是司徒王允府中的歌女,她看到司徒王允憂國憂民之心,自己愿意去為國分憂,所以司徒王允才和她定的連環計,貂蟬是自我獻身,歷代在人們心中是非常美好的形象。可是電視劇里司徒王允讓貂蟬嫁給呂布,她已然接受了,然后司徒王允再動員貂蟬去獻身董卓,這不是等于逼良為娼嗎?那不是司徒王允啊,既然視同貂蟬為親生女兒,他能那么做嗎?看完這個我很氣憤,在書場里說好幾回了,這是太大的錯誤了,完全不能接受。
記者:畢竟《三國演義》原著那么長,評書一說可以說一兩年,電視劇90集加起來也只有幾十個小時,大幅度的改動也是必須的吧?
連麗如:既然篇幅有限制為什么貂蟬的戲還抻那么長?一定是有意那么做的,電視劇喜歡演英雄和美人,但《三國演義》這部書人們并不是從英雄美人的角度欣賞的,如果把立足點放在這就是錯的。我聽過高希希和主創的采訪,聽了兩回聽不下去了,我聽出來他們對三國不是很了解,不用功,作業沒有做到家。如果潛心寫劇本,很多硬傷不會出現。
改編別丟了文化傳統
記者:您認為改編的度在哪?什么可以動?
連麗如:什么地方都能動,但動的要有理,不能失去中國傳統的仁義禮智信,就像一個人沒學過法律,但知道天理一道線,國法一道線,家里法度人情是一道線,不去碰它們就對了。如果說白門樓不是關云長跪在地上為張遼求情,曹操一看劉關張弟兄都這么重視張遼,張遼一定是個了不起的人,所以才收降了張遼,電視劇里沒有這個情節,等于是曹操偉大的胸懷就收了張遼,那么以后怎么演繹后面的“土山約三事”張遼和關云長的感情?文化不能隨便踐踏,改編名著更要謹慎,新版《紅樓夢》還沒演,但我看著腦門上那些片子就實在受不了。
別小看80后90后觀眾
記者:新版《三國》尤其強調了對曹操的重新認識,陳建斌在采訪中也說自己下了工夫,而且認為自己“做出了最佳的表現”。
連麗如:連派評書對曹操也是有正確評價的,曹操是宦官家庭出身,反而站在反對宦官的一面,在士大夫之間活動,為什么會這樣?我在東城文化館說《三國》,是從“十常侍作亂”開始說的,我看了很多名家的書,徒弟梁彥把所有能找到的書都找來,我們一篇篇看,哪怕這本書里只用一句話我也要看,下了很大工夫。影視演員不可能研究這么多東西,這是可以原諒的,但不要太自負,鮑國安敢說自己演的十分完美嗎?“活曹操”袁世海也不能說我演曹操天下第一啊,陳道明的話我愛聽,演員多走一步多想一想人物就能到位,千萬不要認為你能夠駕馭這個人物,我說那么多年《三國》每次說都要重新研究,聽眾給我在網上搜羅一些東西,我們都在商量都在改。
記者:導演高希希說,新版《三國》之所以用白話文取代了半文言文,是為了吸引更多80后、90后的年輕人。
連麗如:別小看80后90后觀眾,現在我說《三國》好多年輕人來聽,現在80后90后的觀眾腦袋快的很,你說錯了當時底下就有反應,而且他們能提出很多新的看法來,我要說我沒查明白,人家第二天就把網上查到的資料打印出來給我看。
新聞伴讀
連派《三國》傳到第三代
《三國》百讀不厭,百說不厭,連派《三國》的特色就是連講帶評,連麗如表示自己的任務就是傳承,現在看好的傳承人是徒弟吳荻,他已經從上周日開始在東城文化館接著連麗如說《三國》。吳荻是北師大實驗中學的美術老師,琴棋書畫、戲曲相聲,樣樣通曉,連麗如評價他理解能力強,在實踐中逐漸領悟了連派的精氣神,進步很快,對他駕馭“三國”的能力連麗如很有信心,“正好借著三國熱,希望他快速成長”。據悉,北京文藝臺《開心茶館》欄目在王玥波版聊齋之后,將繼續演播連麗如的現場版《三國》,讓觀眾一飽耳福。
參與互動(0) | 【編輯:蒲波】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