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汕頭5月16日電 (李怡青 陳妍)16日,汕頭“南澳Ⅰ號”古沉船考古發掘繼續進行。考古隊開始對“南澳Ⅰ號”的瓷器艙進行發掘清理,從出水的瓷器紋飾所蘊含的文化內涵上,故宮博物院研究員陳華莎認為,這更確定了“南澳Ⅰ號”瓷器的去向應是儒文化圈,如東南亞、日本、朝鮮等地。
16日出水的2號艙文物中,陳華莎研究員選取了其中幾件瓷器進行解讀。在這幾件瓷器中,紋飾雖各有不同,但都傳遞著儒文化的內涵。如描畫著“米芾拜石”典故的盤子、畫著“歲寒三友”的碗以及寫著漢字“玉”的碟子等。
陳華莎研究員對這幾天出水的瓷器進行了分析,她說,在14日出土的瓷器中,發現了一些盤子中央刻有“木”字的瓷器,在15日的瓷器中也發現了一個寫有繁體的“鳳”字的瓷器,加上今天出水的這些帶著更加明顯的儒文化內涵的瓷器,這至少說明這艘船不是前往歐洲,也不是前往非洲,而是前往受儒文化影響非常明顯的區域,比如朝鮮、日本或者東南亞區域。
據氣象部門預報,16日的天氣是多云見陰,局部有陣雨,海上風力4到5級,伴有輕到中浪。但是據水下考古隊崔勇隊長介紹,這樣的天氣水下的浪涌相對會比較小,反而有利于水下考古作業。
與之前的打撈裝箱方式不同,在16日的文物裝箱中,考古隊選擇使用周轉箱加上配重吊送文物。據國家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孫鍵介紹,“南澳Ⅰ號”文物發掘出水的方式原來用的是吊籃,在水里晃動得非常大,有些文物會散落出去。現在用周轉箱加上配重,把文物放在周轉箱里,在上面蒙上網或蒙布,再把它吊上來,這樣能夠更好地保護出水文物。(完)
參與互動(0) | 【編輯:唐偉杰】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