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西安文物修復專家的到來,“西安”、“昭陵六駿”在費城成了熱詞,尤其是在華人社會,當地人稱之為“醫唐馬”事件,頗有轟動效應,足見美國民眾、華人華僑對文物的關心和熱愛。
昨天中午12點,賓大博物館還邀請西安來的客人們,參加了一個報告會,報告人是該館的周秀琴博士。她報告的內容是從“二駿”的配飾及馬夫的服飾,來看唐朝的對外開放與包容。一小時的報告會,周博士以詳實的考古資料為依據,廣引博證、精彩生動,極具學術價值。記者在現場看到,所有聽報告的人竟都是帶著食品來的。據了解,在賓大這種形式就叫“午餐報告會”,就是利用中午休息的時間,報告人在講,聽者邊吃邊聽。一位美國學者幽默地說,這叫肚子、腦子雙充電。
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首席文物保護專家琳·格蘭特女士這兩天很興奮,一是中國文物修復專家的到來,帶來了東方文物修復理念,二是中國專家帶來的“昭陵六駿”殘塊石膏模型,竟與二駿中拳毛騧馬鞍斷裂部分非常匹配。格蘭特女士激動地對記者說:這真是難以置信的成果,“二駿”來到美國快一百年了,它身上掉的另一塊石頭又找到,太讓人高興了。
琳·格蘭特女士1985年畢業于英國倫敦大學考古學院考古保護專業,1988年加入賓大博物館。她是美國文物保護協會的專業委員,曾在1990年至1994年,在土耳其特洛伊實施過文物挖掘工作。另外,1995年至2002年,格蘭特還參與過洪都拉斯科藩博物館文物挖掘工作。著有《瑪雅花瓶文物保護項目》等專著,在國際文保領域有一定的影響。格蘭特女士曾在香港工作過,對中國文化情有獨鐘,她非常高興能有機會和中國來的同行合作。
格蘭特女士和她的團隊,在互聯網上看到了《西安日報》《西安晚報》對此次活動報道的文章、圖片后,很是高興,專門下載后收集到一起。她說:西安令她向往,有機會一定要到西安去看看。她還期待著與大明宮遺址保護辦和基金會有長久的合作,共同探討和研究文物保護的事情。格蘭特女士還在自己的博客中,詳細介紹了此次活動。
西安的專家目前主要在實驗室進行工作,他們把從陜西帶去的石粉在實驗室中進行化學和物理的分析,為下一步的修復工作打基礎。陳列于賓大博物館圓形大廳的“二駿”實物,也授權對西安專家開放。此外,賓大博物館的官方網站,還專門增設專欄,介紹此次中美攜手合作修復“昭陵二駿”的進展情況。
文/圖 特派記者 王保國
參與互動(0) | 【編輯:蒲波】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