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澳Ⅰ號”明代古沉船部分隔艙板已在水底現身,各組隔艙板之間滿是一摞摞碼放整齊的文物。記者昨日從廣東省文物局獲悉,由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國家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共同實施的“南澳Ⅰ號”水下考古項目已經取得階段性進展,水下考古隊在抽取沉船上層覆蓋淤積物的過程中,已經清理出相互平行的3組木質沉船隔艙板,隔艙板之間間隔約為1米,這些間隔就是古船裝載貨物的空間。昨日,在發掘進入船艙內后,文物出水速度極快,昨日下午專家對已發現的“一號艙”進行打撈,結果讓八吊籃文物從海底重見天日。
揭秘
明代海外私人貿易 基本都“走私”
“南澳Ⅰ號”是否屬于走私船是此次考古發掘人們關注的焦點之一。有觀點認為,當時大部分海外貿易船只都屬于走私船。老一代著名歷史學家張維華在其代表作《明代海外貿易簡論》中指出,明代從洪武開國起,就實行海禁,中間或有松動。明代晚期隆慶到崇禎年間,朝廷默許海外私人貿易,用“引票”制度來管理,部分開放海禁。
整體而言,明代政府所控制的朝貢貿易在鄭和下西洋之后,就走向衰落,市舶司無所作為。這種情況下,明代的海外私人貿易基本上都是走私,這種以走私為主的私人貿易在明代晚期極為興盛,在嘉靖以后達到頂端,甚至受到福建、廣東一帶的地主和士紳的公開支持。
這些私人船只“走私”的主要貨物是茶葉、瓷器,此外還有鐵器、銅器等物品。按照明律,鐵器、銅器嚴禁出口,但由于海外市場需求旺盛,福建、廣東沿海出現了大量的手工作坊,打造此類金屬器物以供出口。
揭秘
萬歷年黃銅“走私”利潤可達100%
歷史學家黃啟臣在《明代廣東海上絲綢之路的高度發展》一文中,提供了萬歷二十八年(1600年)廣州經澳門出口的一艘葡萄牙商船往印度果阿和歐洲的貨物列表,其中就有黃銅500~600擔,利潤率達100%。
八吊籃文物:多是常見外銷瓷類型
記者了解到,古沉船經清淤后現身的3組木質隔艙板位于沉船中部,其中一塊已經現出約4米長的一段。隔艙板之間,已能夠清晰看到碼放整齊的一摞摞瓷器等文物。成摞瓷器基本上都是側立橫放并交錯碼放。考古隊員在水下見到的文物種類主要是青花瓷大盤,也有少量碗、缽、杯及金屬凝結物。而目前已出水文物主要類型也仍然是外銷瓷器青花瓷大盤、碗、缽、杯、罐、瓶等,此外還有釉陶罐、鐵鍋及銅板等。瓷器的主要產地確定為福建平和窯及江西景德鎮。
省文物局認為,其中,青花瓷大盤和帶蓋青花瓷缽是其中很有代表性的器物。它們較為一致的特征是,瓷胎和釉質比較厚重,青花顏色不太鮮亮,發灰或者發黑,無論人物還是花草圖案都比較隨意,器表施滿釉,底足粘有細砂,即“砂足器”,屬于外銷瓷中的常見類型。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