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海口5月1日電 題:史海鉤沉:毛澤東兩封電報指示林彪,解放海南吸取金門教訓
記者 王辛莉
1950年4月3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43軍128師在三亞勝利結束和國民黨軍隊的最后一役,把五星紅旗插上天涯海角。5月1日,海南島全面解放。
此次戰役主要參戰部隊是第四野戰軍的第43軍和40軍。渡海前三個多月,毛澤東曾在22天內兩次致電第四野戰軍司令林彪,指示渡海作戰。
記者在《瓊崖解放戰爭史料選編》一書中看到兩封電報原文,該書由中共海南省委黨史研究室和海南省檔案館共同編撰,1989年出版時僅供內部發行。
1949年12月18日,毛澤東在給林彪的電報中指示正在廣西和白崇禧作戰的“第43軍和40軍準備攻瓊崖”。毛澤東在電報中明確指出“渡海作戰完全與過去我軍所有作戰的經驗不相同,即必須注意潮水與風向,必須集中能一次運載至少一個軍(4、5萬人)的全部兵力,與此3天以上糧食,于敵前登陸建立穩固灘頭陣地,隨即獨力進攻,而不要依靠后援。”
他要求海南渡海之戰吸取第三野戰軍葉飛兵團9千人占領廈門后不明情況,進攻金門島因無援無糧而損失重大的教訓,“你們必須研究這一教訓……以免重蹈覆轍。”
時任40軍118師政治部主任的劉振華上將在其著作《海南之戰》中透露,早日解放海南島是一個重大戰略問題。海南島戰略地位十分重要,退守到臺灣的國民黨軍隊可能利用浙江舟山、廣東萬山、海南諸島互犄為角,構成一道防衛臺灣的海上屏障,成為一條封鎖大陸的鎖鏈,并成為其日后“反攻大陸”的跳板。
當時,在海南島上防守的國民黨軍隊有五個正規軍逾十萬兵力,并配置50余艘軍艦、20余架飛機,號稱海、陸、空立體防御,以達長期固守之目的。
1949年12月30日,第四野戰軍日夜兼程趕至和海南島隔海相望的廣東雷州半島,展開渡海準備工作。
1950年1月10日,毛澤東第二次給林彪發電報,除對解決渡海船只機器、弄清國民黨軍隊配備、策反等作出指示外,毛澤東還再次提到海南島和金門島情況不同:“一是有馮白駒的配合;二是敵軍戰斗力差,只要一次運兩萬人登陸,又有軍級指揮機構隨同登陸(金門島是3個不同建制的團,又無一個統一的指揮官,由3個團長各自為戰),就能建立立足點,以待后續部隊的續進。”
面對國民黨海南防衛總司令薛岳號稱固若金湯的“伯陵防線”,缺少渡海作戰經驗,更缺乏渡海工具,對島上情況不明的解放大軍,在海上日夜苦練的同時,思考著如何能出奇制勝,渡海作戰的時間一次次被推遲。
渡海部隊指揮官們研究了瓊州海峽的潮汐、風向和水流等特點規律,了解到谷雨(4月20日)前對帆船渡海最為有利,否則又要等到下一年的這個季節。
1950年3月后,43軍和40軍兩次四批小部分兵力成功偷渡海南島,給予兩軍將士很大信心。
4月16日晚,渡海部隊大規模強行渡海登陸,與國民黨軍隊展開激戰,一路將其追擊到三亞榆林港。據悉,渡海當晚毛澤東和朱德在北京的軍委作戰指揮室關注戰事。
至4月30日,用了不到半個月的時間,中國人民解放軍勝利結束和國民黨守軍的戰斗,解放全島。
毛澤東對中國人民解放軍獲得勝利充滿信心。1950年4月28日,他向喬木指示,“海南島即將全部解放,請起草一個賀電,待榆林港解放時即發表。”
當年5月5日,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向林彪等多位將領和參加解放島戰役的全體軍民,電賀海南島解放,電文中稱,“中國人民解放軍應當利用海南島戰役的經驗,積極準備,為解放臺灣、西藏,徹底消滅殘匪而奮斗。”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6月27日,美國第七艦隊開進臺灣海峽。
劉振華上將日前參加海南省舉行的慶祝解放60周年大會。他稱,海南島登陸戰役,是中國人民戰爭史上的一次著名戰役,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戰爭時期向國民黨軍隊發動的最后一次進攻性戰役,是中國人民解放建軍以來第一次渡海登陸作戰的成功戰役。作戰軍隊在沒有渡海作戰經驗,沒有海軍、空軍支援下,打敗擁有陸海空部隊的國民黨軍隊,創造了戰爭史上的奇跡。(完)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