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從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獲悉,2009年,全國“掃黃打非”部門共查辦各類案件1.8萬余起,其中包括四川成都“6·11”批銷淫穢盜版音像制品案、哈爾濱“3·07”儲存銷售非法圖書案、廣州“7·15”制售非法音像制品案等大案要案,保持了對各種違法犯罪活動的高壓態勢,有力地震懾了違法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有關負責人就此分析說,2009年案件查辦工作呈現出四大特點,即:各級領導更加重視、查辦機制更加健全、查辦領域有新拓展,以及查處經驗更加成熟。
領導重視 為案件查辦提供堅強后盾
案件查辦是“掃黃打非”的不二法門。面臨“掃黃打非”依然嚴峻的形勢,各地“掃黃打非”工作領導小組主要負責人高度重視案件查處,把“掃黃打非”工作納入到黨委、政府重要議事日程,做到了常抓不懈。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為“掃黃打非”案件查辦工作的深入開展提供了堅強后盾。
該負責人舉例說,河南省委、省政府每年都把“掃黃打非”寫入《省委常委會工作要點》和《省政府工作報告》,進行總體安排部署;省政府每年都列出專項經費,用于“掃黃打非”斗爭;在去年的機構改革中,不僅在河南省新聞出版局增加一名專職副局長,還增設了反非法和違禁出版物處。河南省委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每年都多次對“掃黃打非”作出重要批示,具體指導集中行動、專項治理、日常監管、案件查辦等工作的開展,僅2009年,時任河南省委書記徐光春的批示就達20余次。河南省委常委、宣傳部長、副省長、省“掃黃打非”領導小組組長孔玉芳每年都代表省委、省政府與各省轄市主管“掃黃打非”的領導簽訂目標責任書,強化工作落實,并做到靠前指揮,經常聽取有關情況匯報,親自安排部署工作,及時協調解決各種困難和問題。
時任上海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市“掃黃打非”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的王仲偉曾親自擔任上!3·06”制作淫穢物品牟利案專案領導小組組長,主持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案件查處進展,先后4次批示部署查處工作,有力推動了該案的快速查明、順利審結。
2009年11月以來,福建省委常委、宣傳部長、省“掃黃打非”領導小組組長唐國忠,省委常委、副省長、省“掃黃打非”領導小組副組長陳樺等省領導對“掃黃打非”工作作出批示22次,其中,對打擊手機網站傳播淫穢色情信息專項行動批示4次,要求對違法犯罪活動依法依規窮追猛打。
案件查辦機制更加健全
在狠抓大案要案查處工作的同時,2009年,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更多注重從機構、規章、制度上著手,不斷完善“掃黃打非”案件受理、查辦、保障機制。
2009年3月,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新聞出版總署和國家版權局的三個舉報中心調整合并為“聯合舉報中心”,集中接報、分頭辦理、歸口督辦不同案件,截至2010年3月25日,共接聽、接收各類網上舉報、咨詢電話、信件13.7萬個,特別是開展打擊手機網站傳播淫穢色情信息以后,日接電話一度達到600余個,網上舉報記錄也達到13萬條。
對舉報中心接到的13萬余個舉報線索,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確立了重點案件督辦制度,及時按照誰主管誰負責和屬地管理原則向有關部門、地區進行了轉辦、督辦。2009年,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聯合公安部共同掛牌督辦“掃黃打非”重點案件達17起;由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掛牌、各省(區、市)“掃黃打非”辦公室督辦重點案件40起。對這57起重點督辦案件,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通過直接協調督辦和專人、發函、電話督辦的方式及時掌握案情、推動查處。截至目前,涉及20余個省的57個重點案件的查處情況均有不同程度的進展。
此外,“掃黃打非”案件查辦保障機制得到了進一步完善,重點案件查辦補助經費使用辦法得到了規范,實行重點案件隨時審結隨時表彰。2009年,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共下撥給各地查辦全國重點大案要案專用補助經費185萬元,有力保障了全國重點案件的有效查處。為進一步規范對“掃黃打非”專項經費的管理,今年2月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專門下發了《全國“掃黃打非”工作小組辦公室辦案補助經費撥付辦法(試行)》,明確了辦案補助經費的申請和撥付程序,切實加大了對督辦案件的查處支持力度。
查辦領域拓展 經驗更成熟
針對互聯網和手機媒體已經成為“掃黃打非”的重要戰場這一現狀,各地各有關部門把網上“掃黃打非”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開展相關案件的查處工作。2009年全年,各地共查辦網絡“掃黃打非”案件860起,其中網上非法出版案件108起、網上制售和傳播淫穢色情及低俗等有害信息案件536起、網絡侵權盜版案件216起。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對江西九江“11·16”手機網站傳播淫穢物品案等11起手機網站傳播淫穢色情信息案件進行了重點督辦。
此外,隨著案件查辦工作的深入開展,各級“掃黃打非”部門在深挖線索、嚴打犯罪行為、嚴處犯罪分子的同時,更加關注如何盡可能減輕違法違規行為對社會、人民群眾造成的不良影響。如在查辦中小學校購買盜版教材教輔案件中,及時為學生更換正版教材,以減少對正常教學的影響。
作者:賴名芳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