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14年,高曉松推出了他的第二張專輯《萬物生長》。談到如今的音樂創作,高曉松認為,中國人擅長作詞,寫詞比世界上所有國家都牛,老外的歌詞單調乏味。他同時豪言,自己是內地流行樂壇最好的詞人。
高曉松認為中國人的聽歌習慣某種程度上制約了流行音樂的發展,中國人聽歌只聽詞兒,完全不注重旋律,往淺了說是個現實問題,往深了說是一個歷史遺留問題。“像宋朝《虞美人》、《蝶戀花》這些歌大概各寫出了三四萬首歌,到現在只剩了詞兒,一首曲子也沒留下來,全給弄丟了——中國人就擅長干這個——木匠都有紀念碑,作曲的都被歧視,稱作‘伶人’,最后連一個碑也沒有。中國人對旋律完全不尊重,連自己的樂器都沒有,基本都是外國引進的,哪兒來的音樂啊。而且中國古時候都講究坐著,晃也不能晃,所以中國沒有三拍,因為坐在那晃三下他就倒了。”
高曉松表示,“中國人擅長作詞,寫詞比世界上所有國家都牛。像老外的歌詞就是‘I love you, I want you’,反反復復地唱。香港四大天王最紅的時候,都不寫曲,直接用日本的曲子來填詞。”他認為,香港音樂人越來越不重視作曲,于是一幫非常優秀的詞人,像黃霑、林夕都習慣性地為一些蹩腳的曲子填詞,這個習慣最終導致了香港原創音樂的全面沒落。
“之前我覺得在內地,寫詞方面我是最牛的,作曲自然仁者見仁。”雖然高曉松很不“謙虛”,但他也承認如今魚龍混雜的樂壇里零星的好東西還是能發現的,“我聽了那首《娘子》,我都聽傻了!我心想:‘好家伙,對手來了啊!’”
高曉松去年在快女選秀中力挺跑調歌手曾軼可被認為是樂壇的一件大事,代表著資深音樂人對新生原創力量的扶持與尊重。對此,高曉松說,“我們每天干的事兒就是聽無數的跑調的歌——那些年輕人送來的小樣,基本全是跑調的,所以我早就練成了這個功夫,從跑調的歌里面聽出她最后做出來是什么樣子,她是否有才華。”
對于網友爆料選秀比賽潛規則——只要給評委50萬就能保證晉級地區8強的說法,高曉松表示,這種事兒的確聽說過,他自己經歷過一次,但他的選擇是直接把那位歌手給淘汰出局。 海清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