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赴云南大理采訪時發現,洱海正在遭受破壞性開發。洱海自然延伸港灣情人湖現在已消失。極目望去,到處是林立的別墅群,這個世界級的旅游景點正日益變成富人的后花園。(4月13日《中國青年報》)
蒼山洱海,馳名中外。洱海岸線的身價不言而喻。然而寸金難買的洱海之濱,現在卻被“私有化”,令人痛心疾首。資本逐利,開發商為了暴利,是不會有“公益心”的,況且他們填湖蓋樓,手中握有政府部門的批文。這也折射出一個事實:開發商信奉只要有錢,就能把一切搞定,并且確實搞定了。洱海正變成富人的后花園,恰是近些年一些地方公共空間“私有化”愈演愈烈的一個縮影。
誰也不會公開否定公共資源姓“公”,但事實上今天一些地方的公共資源已遭異化。比如城市的河畔、湖濱,臨水而建的各處豪宅肢解了原本作為公眾資源的城市臨水景觀,城市中的湖泊河流成了別墅豪宅的“洗腳盆”,普通民眾無法再像以前一樣“親水”看風景了。誰可以觀景,誰可以“親水”,都得由錢說了算——在城市改造中,房地產老板看上哪塊風水寶地,有些部門就幫著拆遷那個地段。公共空間“私有化”,極大地損毀了城市品質,并且拉大了社會不公。
公共空間不能“私有化”,這不僅是給市民留住了最美的風光,而且還厘清了一個理念:有效地保護公眾景觀資源不被瓜分,正是構建和諧社會,實現公平正義的題中應有之義。公共資源姓“公”,是屬于全體公眾的,必須由全體公眾共享,在這個問題上不能有半點含糊。而搶在公共景觀資源的“生米”被做成“私有化”的“熟飯”前出手制止,已是刻不容緩。 (奚旭初)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