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
毛主席也“裸婚”,我們為什么不敢?
人物:“喜樂與我”(網名)(25歲,從事文字工作)
采訪情景:與“喜樂與我”相遇是在天涯社區的“情感天地”論壇。25歲的“喜樂與我”說自己是一個畢業才兩年的大學生。與男朋友談了6年戀愛之后,如今面對高不可攀的房價,一窮二白的他們正徘徊在“這婚到底是結還是不結”中。恰好看到了《毛澤東遺物的故事》 “與楊開慧共用的文件箱”這一集,讓他們深感意外,并且幫他們做了一個決定。
“從進入2010年開始,80后就集體奔三了。畢業兩年,身邊同齡的朋友同學有不少已陸續結婚了,只是現在嫁的人,大多并不是當初在學校里海誓山盟、一個饅頭就著一份咸菜‘共食’都能吃出甜蜜的那一位。舊時的義無反顧,早就在社會的現實面前撞得頭破血流了。只有我和他還在堅持。從大一到現在六年的感情,我們一起經歷過校園里最純粹無瑕的愛情,相互扶持著度過剛進社會成為‘面霸’的時期,一起分享拿到第一份工資的喜悅。我知道走到這一步,我們的感情已經比較成熟了,而他也想要給我一個家。結婚這件事第一次被我們提上了日程。而提到結婚,自然就會想到買房。我們也未能免俗。房子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房價高不可攀,我們這兩年的存款,連個首付都不夠,這房子肯定是沒法買了。那這婚到底是結還是不結呢?”正在徘徊中,“喜樂與我”無意中正好看到了《毛澤東遺物的故事》,當時播的是“與楊開慧共用的文件箱”這一集,而正是這一集改變了“喜樂與我”對婚姻的看法。
“喜樂與我”說,原來毛主席當年也是“裸婚”。片子中說,結婚那天,一沒有花轎,二不置嫁妝,三不用媒妁之言,就是楊開慧自己收拾了一點簡單行李,喊了輛人力車,就這樣嫁給了毛澤東。看到這里的時候,比感動更多的,是震撼。“放在今天,楊開慧也算是書香門第,高級知識分子家庭出身的大小姐了,而當時毛澤東正處于窮困之際,但是她毅然決然地選擇了毛澤東,選擇了忠于愛情,選擇了裸婚也要嫁給愛的人。其實哪個女孩子不希望風風光光地出嫁,但比風風光光出嫁更珍貴的,應該是在對的時刻,把握住那個對的人,這一點,楊開慧做到了。楊開慧去世多年后,毛澤東在詩中將她喻為‘驕楊’,并回答章士釗先生——‘女子為革命而喪其元(頭),焉得不驕’!但是在我看來,楊開慧除了是為革命犧牲,更是為了愛至死不渝。正如許多年前,她在日記中寫下的:‘從此我有了一個新意識,我覺得我為母親而生之外,是為他而生的……’”
“喜樂與我”和她的男友都沒想到,一部紀錄片,會在他們于感情的十字路口徘徊之際,幫他們作出一個重大決定。“只要我們一人拿出4元5角,帶著戶口本到婚姻登記處,明天我就會成為他的新娘,哪怕不買房、不買車、不辦婚禮、不度蜜月、沒有婚戒。親愛的,我要嫁給你,這件事十萬火急。”
90后——
過去是崇拜,現在覺得離我們很近
人物:張靖(19歲,在校大學生)
采訪情景:19歲的張靖是一名在校大學生。毛澤東那個年代對90后的張靖這一代孩子來說,的確已經很遠。 90后的他們個性張揚,崇尚自我。她告訴記者,他們這一代年輕人不喜歡被束縛,不喜歡被強迫,他們接受的是有感覺、有信服力量的人或事物。但是觀看《毛澤東遺物的故事》后,她這樣表達著自己的觀后感——過去對他,我們是崇拜,現在覺得他離我們很近。
“以前聽到毛澤東的名字,腦袋里只浮現出一個英雄的偉大形象。現在看了《毛澤東遺物的故事》這部紀錄片后,我感受很深。毛澤東的形象更深深印在我的腦海里:一個可愛可敬的人,一個和藹可親的人,一個為了老百姓無私無畏的人,一個為了老百姓能過上好日子而拼搏的人,一個時時刻刻為國家民族著想的人。”張靖說,“紀錄片中,毛澤東那件縫了73個補丁的睡衣和兒子的衣物給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再如,‘單腿眼鏡 ’和一大堆‘英語單詞卡片’引出的毛澤東讀書的細節和晚年堅持學習英語的故事,偉人的學習精神足以令今天的每一個人奉為楷模和榜樣。”張靖說,在如今很多人都在喊著“娛樂至死”的年代,愿更多一些如《毛澤東遺物的故事》這樣的優秀作品,引領新一代自覺地在偉人風范中吸取精神營養,促進自身自由而全面的發展。
記者 桑琴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