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乃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是北宋畫家張擇端存世的僅見的一幅精品。《清明上河圖》生動地記錄了中國12世紀城市生活的面貌,這在中國乃至世界繪畫史上都是獨一無二的。
《清明上河圖》真跡在問世后的800多年里,一直是帝王權貴巧取豪奪的目標。它曾經5次進入宮廷,4次被盜出宮,演繹出許多傳奇的故事……《清明聲名顯赫,廣受青睞,仿摹者眾多。有人統計,現存《清明上河圖》有30多版本,其中內地藏10余個版本,臺灣地區藏有9個版本,光是臺北故宮博物院就藏有8個版本。不過最著名的是以下3個版本:
第一個版本作者張擇端,現藏于故宮博物院,所以被稱為《清明上河圖》故宮藏本。
第二個版本是吳門四家之一,明代著名畫家仇英,根據“清明上河”這一題材,參照“宋本”的構圖結構,以明代蘇州城為背景,重新創作了一幅全新畫卷,風格與宋本迥異。“仇本”也是后世眾仿作鼻祖,被稱為仇英仿本,現藏遼寧省博物館。如今互聯網上流傳的很多關于《清明上河圖》的全景圖片其實便是這個版本的作品。
第三個版本是在乾隆元年(1736年)由清宮畫院5位畫家陳枚、孫祜、金昆、戴洪、程志道合作畫成,可以說是按照各朝的仿本,集各家所長之作品,再加上明清時代特殊風俗,因此增加了許多豐富的情節,是畫中極精之作。這個版本現存于臺北故宮博物院,被稱為清院本《清明上河圖》。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