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拍諜戰片一樣拍紀錄片
《海豚灣》近似于《諜影重重》的混亂剪輯手法被首次運用到了紀錄片的制作之中,而由J·Ralph創作的原聲音樂也恰當地烘托了諜戰般的氣氛。
每到夜晚,攝制組就全副武裝,穿著迷彩服,臉上涂抹著彩繪,在夜色的掩護下秘密地在‘太地’進行作業。他們使用的全部都是只有在軍事領域中才會用到的無熱源的高清攝像機。
一切都按照諜戰的標準:近似于《諜影重重》的混亂剪輯手法被首次運用到了紀錄片的制作之中,而由J·Ralph創作的原聲音樂也恰當地烘托了諜戰般的氣氛。
文_沈蘭江
對于路易·皮斯霍斯這位長期供職于《國家地理雜志》的攝影記者來說,紀錄片的規規矩矩也許并不是一個太值得尊崇的東西。他擁有的更多是一個海洋攝影師對畫面的敏感,以及借此表達個人情緒的強烈欲望。如果熟悉紀錄片流派的話,《海豚灣》直接延續的是邁克爾·摩爾的“真理紀錄片”的脈絡。在紀錄片導演圈內,對邁克爾·摩爾最“臭名昭著”的指控就是“對于畫面素材和言論的極富煽動指向性的組織手段”。
路易·皮斯霍斯在這一點上甚至做得比邁克爾·摩爾本身更加漂亮。在《海豚灣》的前半段,他營造出一種“當地漁民和政府、警察串通一氣的黑道勢力”印象,給觀眾樹立了一個“公敵”的主觀概念,并在整部影片中,將與之周旋作為一個個險象環生的興奮點,引導觀眾驚懼交織地深入到故事本身。而同時拒絕給出更多的日本人,尤其是當地漁民對捕殺海豚的觀點和解釋。
在定義了“話語的態度”之后,路易·皮斯霍斯又在“話語的修辭”上做足了功夫。他將貫徹全片的抽象的意識斗爭形容為是一場挑戰邪惡勢力的具象化的游戲。在這個游戲中,各路人馬紛紛亮相,并一組接著一組地出局。借用里克(影片的主人公)的表述,制造出一種“你拍攝我,我也拍攝你”的暗戰局面,雙方都在尋找各自可以抓住的把柄,并試圖借此整垮對方。
在這個過程中,打造出“石形”偽裝攝像機的工業光魔特技公司,就像是電影《007》中詹姆士·邦德的御用新式武器提供者—Q博士。而路易·皮斯豪斯組建團隊的這個過程也像是電影《十一羅漢》一樣—為了一次秘密行動而招兵買馬,各路身懷絕技的人粉墨登場。并且他們還給任務起了一個很有味道的代號—“大合奏”。
一切都按照諜戰的標準:近似于《諜影重重》的混亂剪輯手法被首次運用到了紀錄片的制作之中,而由J·Ralph創作的原聲音樂也恰當地烘托了諜戰般的氣氛。影片中有一個橋段是講述劇組成員們深夜潛入海豚灣裝置攝像機,這時候出現了巡視者,所有人都大驚失色,而定睛一看,卻只是一只旱獺。這種典型的虛假危機設置手法,在劇情片中已經是一個“傳統項目”,而在紀錄片中卻鮮有所聞。
在這種充滿各種類型片元素的情節鋪墊之后,當最后那短短數分鐘的海豚大屠殺場面得以相對枯燥地呈現的時候,觀眾收獲的是一種更加深刻的觸目驚心。因為他們不僅僅已經知道“這對于海豚意味著什么”(這是一般紀錄片的內容范疇),并且知道“這對于影片主角意味著什么”。所以在獲知真相之外,觀眾還獲得了一種“大仇得雪”般的情感宣泄。
就是這種“身份帶入式”的記錄手法,讓觀眾能夠與劇組的成員們同呼吸、共命運。
這些環保紀錄片也值得一看
《難以忽視的真相》
《難以忽視的真相》打破了傳統的教科書式的拍攝手法。它的結構其實是雙線同時進行的結構。一方面以一次例行對年輕大學生的演講作為線索,另一條則是戈爾的自傳,主要講敘了他是如何走上這條環保之路的。由于全片的畫外音都是戈爾本人的自敘,自己來講自己,比起別人來講,多了一些合理性和親切感。
《傻蛋時代》
電影以倒敘的方式,站在未來的視角審視當下的環境問題。可以說是一部“幻想紀錄片”,皮特?波斯特爾斯懷特所飾演的孤獨存活下來的老人,是全球檔案的創建人,檔案里保留了所有人類的成就。老人回顧了1950年到2008年的新聞檔案和紀錄片,試圖探討究竟是什么原因,地球會變成今天這樣。
《家園》
影片通過大量的航拍鏡頭,將地球的存在以及演變的過程通過畫面完美地呈現出來。并通過地球不斷的演變來告之世人:人類的存在時間僅有二十萬年,卻已經打破這個存在了四千萬年的地球的生態平衡。這是一部優點和缺點同樣明顯的紀錄片。優點自然是在技術方面,攝影、配樂。缺點則在于過于簡單直白的劇本。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