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她搬離眷村,遷入都市邊緣尋常有一點點外省人、很多本省人、有各種職業的新興社區,河入大海似的頓時失卻了與原水族間各種形式的辨識與聯系……”數年前,當我拜讀臺灣“眷村文學第一人” 朱天心女士的大作——《想我眷村的兄弟們》時,掩卷自問,卻難以理解作者對臺灣族群問題的焦慮與悵惘。2010年《寶島一村》登“陸”,當我置身劇場時,對時代變遷中臺灣尋常百姓的悲歡離合已感同身受。源自寶島的眷村熱跨海而來,成就了一場兩岸民眾的懷舊饗宴。
雖然兩岸有語境和背景的差異,卻不妨礙此岸的我們讀懂并由衷喜愛《寶島一村》和《光陰的故事》中展現的“老東西”:“譬如說當年那窮得只剩下義氣的溫暖,譬如當年那壞人都不敢太壞的良善,又譬如那一家烤肉萬家香的濃情……還有那無時或忘的悠悠鄉愁。”那些在光陰流轉中遺失的美好,那些因滄桑巨變而釀成的悲劇,那些與故土家園分離而生出的隱痛,是兩岸中國人心靈深處的共同記憶,一旦啟封,就排山倒海、鋪天蓋地。
在臺灣,眷村熱又不只懷舊那么簡單,它背后的眷村文化已成為公認的中華文化圖騰。鄧麗君、林青霞、楊德昌、侯孝賢、趙傳、張艾嘉、張大春、朱天文、朱天心、王偉忠……這份星光熠熠的名單中人,來自一個共同的地方——眷村,他們“身份證上的籍貫畫出一個具體而微的中國”——河南、山東、江蘇、北京……那些來自五湖四海、操著南腔北調的家庭,在眷村中聚居,儼然是縮微的“小中國”。中國各省的風土人情和文化在這里融合,再傳遞到眷村之外,東北水餃、四川麻辣火鍋、上海小籠包、山東大包子、北京烤鴨,成為臺灣社會不分族群熱愛的食物。臘八要喝粥、過年要祭祖,無論竹籬笆外的世界如何喧囂,眷村里的時光總是踏著中華文化的步調。而那些擁有了話語權的眷村第二代,在有形的眷村已經凋零、消逝之際,或用筆,或用攝像機,記錄下中華文化基因隨處顯形的眷村歲月,成為無數人孤獨困惑時的心靈港灣。
眷村本身是兩岸分離的產物,眷村熱也是不可否認的政治符號。 賴聲川說,我只是想記錄一段行將消逝的歷史;王偉忠說,我只是想給大陸觀眾講一個故事。雖然他們不想讓《寶島一村》和《光陰的故事》承載過多的政治意涵,卻無法否認,此前數年島內“外省人”的壓抑和憤懣為眷村熱的井噴作了鋪墊,島內政治局勢的變化也使眷村劇的創作水到渠成——若是在臺灣“本土化”論調甚囂塵上的年代,這樣大張旗鼓地“講述外省老百姓的故事”,勢必要引發無數的政治口水。而在兩岸關系千里冰封的過往,這一場兩岸民眾共同的懷舊饗宴無疑是不可企及的奢望。
這一年,我們在大陸的劇場邂逅臺灣眷村,和劇中人一起許下愿望:“希望你這輩子永遠不知道什么叫戰爭,永遠沒有顛沛流離……”
王堯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