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軍校同學會舊址變身夜總會引關注 市文化執法總隊提出整改意見
當初承租方提出作為酒吧用途,市文化局討論了很久,最后提出嚴格按照保護利用做前提。
——廣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文物處負責人劉曉明
本報昨天刊登的《誰破壞文物私開夜總會》一文報道了黃埔軍校同學會舊址變身夜總會,成為海內外和廣大市民關注的焦點。昨天下午,廣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和廣州市文化執法總隊有關負責人趕赴現場查看,提出整改意見。
未向文物主管部門報建
廣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文物處負責人劉曉明透露,該夜總會未向有關文物主管部門報建,其私請無文物施工資格人員建水池,構成了危及黃埔軍校同學會舊址文物建筑安全的最大隱患。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第十九條規定,在文物保護單位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內,不得建設污染文物保護單位及其環境的設施,不得進行可能影響文物保護單位安全及其環境的活動。而黃埔軍校同學會舊址內所建水池,將可能造成滲漏。劉曉明還指出,黃埔軍校同學會舊址作為歷史文物舊址,與現在外墻花哨的裝飾物顯然不協調,酒吧氣氛與歷史文物建筑相悖。
承租者稱:會繼續營業
面對文物主管部門的意見,昨天承租方派出的代表林先生多次申辯,聲稱所建水池是合格的,而且已完成裝修的一二樓已通過消防驗收。林先生說,酒吧現在試營業,既然消防驗收合格,就會繼續開門試營業。對大門口正門右側墻上的“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的牌子失蹤的問題,林先生表示不知情,稱其接手時就不見相關牌子。
專家呼吁
設立文物建筑跟蹤監管制度
對如何才能杜絕破壞文物建筑事件發生,廣州大學嶺南建筑研究所所長、教授,廣東省文物保護專家委員會委員湯國華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其中重要一條是文物主管部門應建立對文物的跟蹤監管制度,對文物建筑,無論內外結構和布局都不能改變。 (記者黃丹彤)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