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終于要上演了,正好與《阿凡達》在一個檔期內競爭。導演胡玫呼吁熱愛孔子的中國影迷,都去電影院投上自己的一票。輿論則期望《孔子》與《阿凡達》的較量,打響中西文化的“第一戰”——“文化輸出戰”。(《華西都市報》1月21日)
《孔子》與《阿凡達》短兵相接,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中西文化的碰撞與滲透。對《孔子》的熱切期待也很容易讓國人產生莫名沖動,渴望中國文化的遍地開花帶給國人揚眉吐氣的感覺。不過,在筆者看來,奢談文化輸出其實為時太早,國人能進影院看看《孔子》、補一補傳統文化課倒是當務之急。
西方文化通過影視作品、學術思潮等紛至沓來,早已見慣不怪。這是傳統中國走向世界、走向未來、走向現代所必需經歷的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中國文化是應該也可以有所作為的,而不是束手無策、任由西方文化自由馳騁。但事實上,我們除了在曾經一段時間里通過影視作品向世界展示過落后、封建、愚昧甚至變態的“過去的中國”外,似乎在如何應對上并沒有什么神來之筆。近年來在世界遍地開花的孔子學院,“也是為了回應學習漢語的熱潮”,局限于語言教學的單一功能,未能拓展到文化傳播層面。因此,在應對西方文化全面進入時,中國的影視作品幾乎“只有招架之功,并無還手之力”。
在這樣一種大背景下,中國文化的傳統之根和國學之魂在大范圍、深層次上被擱置起來,在哺育青少年一代和滋養國人精魂方面未能充分發揮出應有的魅力。現代社會尤其是年輕一代價值觀念的混雜、行為方式的畸變,不能不說與傳統之斷裂有著莫大關聯。
接續傳統之根、博采西方文明之長,在中西方文化的互補、交融中重構我們的價值體系和文化模式,越來越成為有識之士的共識。近年來如火如荼的“國學熱”,正是這一訴求的產物。遺憾的是,“國學熱”表面上熱熱鬧鬧影響廣泛,實際上則流于形式和皮毛,充斥了大量的炒作與泡沫,缺乏扎實的根底和真正的深入人心。
正因此,筆者對《孔子》的上演充滿期待。盡管“一千個人心中就有一千個孔子形象”,盡管也有論者指責其部分細節歷史失實,但從導演胡玫以往作品對傳統文化的真誠與對傳統文化影視表達的熟練把握來看,筆者愿意相信這是一部認真的、傳神的《孔子》,也是國人補上傳統文化這一課的很好的教材之一。
對于傳統文化斷裂已久的國人來說,我們首先要做的是強筋健體固本培元,然后才有資格和條件去考慮“文化輸出”。雖然《孔子》檔期與《阿凡達》產生了正面“沖突”,但大可不必將其視為中西方文化的交鋒,大可不必以商業票房為標準來評判中西方文化的優劣,更沒必要把它當成“文化輸出”的一面旗幟。
盧荻秋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