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以降臉譜化
羊城晚報:評價曹操的史書最重要的是《三國志》,形象比較正面,但后來曹操的名聲卻變壞了。您認為原因是什么?
李憑:“奸雄”曹操不是真實的曹操。唐朝以前對曹操的評價都很高,北宋中期后才逐漸降低,南宋以后發生了根本變化。
對曹操評價變壞的原因,一是與政權形勢相關,南宋被北方金國勢力壓迫到江南,這種形勢類似于三國時期的曹魏與東吳、西蜀的對峙。另外,南宋趙氏王朝延續于北宋,而西蜀劉備則自稱漢中山靖王玄孫,因此在看待三國問題上,南宋統治者更同情地位和自己相仿的東吳與西蜀,而仇恨和金國相仿的曹魏。
這種感情其實也寄托著南宋人的普遍愿望。赤壁之戰中,以曹操為代表的強大的北方勢力被打敗,南宋人也同樣希望金國勢力被阻遏在北方。同時,由于殘酷的戰爭,大量百姓從北方顛沛流離地逃到南方,他們對北方政權懷著刻骨仇恨。這種思想感情被投射到文藝作品上,形成了強烈鮮明的愛憎。于是,在民間三國故事中,代表北方勢力的曹操就被推到了類似金朝的反面角色中。
宋以后的統一政權元朝,也是來自北方的政治勢力,且統治殘暴。百姓處于水深火熱之中,他們痛恨統治者,卻又不敢直接表露,于是便在三國故事的說唱中投注了濃重的感情,以抒發愛憎,從而更加貶斥曹操。
宋和元的民間說唱藝術十分發達,表現形式也最接近百姓,其影響力遠遠超過正統史家的作品。這些民間故事被元末的羅貫中搜集在一起,編寫成了《三國演義》。羅貫中本人也參加過元末農民起義,對百姓的愛憎十分了解,他編寫《三國演義》時,自然會帶入豐富的愛憎情感。《三國演義》是中國小說的鼻祖,影響力巨大,這就使得曹操的奸雄形象最終定型,長期為后人切齒痛恨。
其實,真實的曹操并沒有劉備那樣虛偽,但奸雄的形象已成了固定的文化符號,無論如何翻案也難從人們心中抹去。
百姓認定是奸雄
羊城晚報:曹操的形象在從正史走向民間的過程中,正面部分被消解。為什么文藝選擇了負面?
景蜀慧:一個人做過的事,總會在歷史中留下印記。“仁愛”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價值,代表人民內心真正的追求,這就是所謂的“民心”。諸葛亮的仁愛形象被人們接受,而曹操作為統治者更多地表現著權術,所以為民眾所唾棄。
羊城晚報:有仁義之心的人是否一般會被賦予正面的形象?
景蜀慧:應該是這樣,曹操算是一個樣板。儒家政治與道德理想很高,但往往在具體實施時與現實脫節。而曹操很務實,必要時會拋開不合現實的陳規,可以不擇手段。這使曹操在當時顯得很有辦法,但在后世卻常為文學詬病。
羊城晚報:《三國志》是很多文藝作品的故事源頭,但后世文藝作品的立場觀點卻與之不同,塑造了曹操另一種形象。
景蜀慧:歷史上的政治集團,在野和在朝時表現都不同,曹操在亂世時用很多兵家法術,甚至可以不忠不孝,而一旦安定了也會用禮法來統治。
《三國志》中的曹操形象比較正面,這可能與作者陳壽是西晉人有關,西晉承襲于曹魏,他有一定的政治考量。陳壽對曹操評價很高,但仔細推敲,也會發現他對曹操的一些政治傾向并不那么認可。裴松之為《三國志》作注時,補充了大量雜史雜傳的內容,各種記載或褒或貶,或可信或不可信,都經自己的判斷后列上去。裴松之注后,曹操的形象變得較為豐滿了,為后世文學加工留下了很大的空間。
羊城晚報:如果拋棄政治因素,曹操的形象有沒必要“翻案”?
景蜀慧:文學中的曹操形象已在民間根深蒂固,代表了民眾的情感、好惡,沒必要改變。我們只需要知道有一個歷史中的曹操和一個文學中的曹操就行了。尊重文化傳承,對以往的不用太多的改造,了解背景及其反映的事實即可。
田余慶:其實已定型的形象,你想改也改不了。當年歷史學家想給曹操恢復形象,設計了一場“赤壁之戰”大戲,很多名角上臺演,把曹操演成紅臉,但民眾不看,他們只接受原來的藝術形象。諸葛亮也是這樣的,如借東風那段,你信嗎?如果不信你把它改掉,老百姓就不答應。(文學和歷史)發展中各有各的軌轍。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