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TV說交了錢仿佛石沉大海,看不到浪花不說,也聽不到浪聲。唱片公司說拿了錢卻不知為何少得可憐,看不懂清單不說,也得不到解釋。一場由中國音像著作權集體管理協會(音集協)發起的“維權”,到頭來卻漸漸走樣變味成了眾人口中的“圈錢”風波。有人質疑,音集協委托的天合公司下到KTV一家家收錢談判的做法,實在有些看不懂,感覺像是個“皮包公司”。昨天,本報記者采訪了太合麥田的老總宋柯,他坦言,08年還確實收到過這樣名義的版權費,但2009年就沒了聲音,“而且很多老的作詞作曲人根本沒有拿到過一份錢!”
音集協成立之初,讓無數音樂人看到了“維權”的希望,而音集協打著幫唱片公司向KTV收錢的“正義感”讓唱片公司欣喜不已。事實上,華誼音樂方面也透露,08年他們確實收到過一筆這樣的版權費,是由音集協分配給予的,但數額很小,而且賬目也并不清楚。然而,卻有歌手“跳出來”稱自己沒有拿到過任何來自卡拉OK場所的版權費,因此引起了大家對音集協的質疑。后來了解才得知,歌手作為歌曲的演唱者,確實不享有版權,(除非是創作型歌手),而可以與唱片公司一同享有此版權費的只有詞曲創作者,他們是版權的擁有人。可是,詞曲作者是否真的拿到這些錢了呢?宋柯昨日給記者的答案是——沒有。他坦言,他們公司收到的音集協給的從KTV收來的版權費都非常非常少,幾乎等于沒有,更何況是那些詞曲作者。“像那些老的作詞作曲的人,根本沒有拿到過一分錢,這其中存在很多復雜的問題。”宋柯坦言,音集協在收取KTV版權費這一過程中,確實比較復雜,“他們里面估計也有情況,很多問題可能一時半會兒沒辦法解釋清楚。”
此外,本報記者昨日試圖聯系音集協和天合公司方面,但多方打聽依然難覓“真身”。更令人意外的是,音集協的官網無論如何也打不開,不免令人更加心生疑團。
林艷雯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