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高陵日前在河南省安陽縣安豐鄉西高穴村一次搶救性發掘中得到考古確認。圖為從墓中出土的一件石枕上,刻有“魏武王常所用慰項石”銘文。專家表示,這些出土文字材料為研究確定墓主身份提供了重要的、最直接的歷史學依據。 中新社發 古研 攝
曹操高陵日前在河南省安陽縣安豐鄉西高穴村得到考古確認,圖為從中出土的刻銘“魏武王”石牌。專家表示,該石牌對確認墓主人身份起到關鍵作用。 中新社發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圖 攝
中新網1月14日電 針對外界有關曹操墓出土的有關石牌等可能偽造的質疑,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專門從事古代銘刻,尤其是石刻研究的專家趙超在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召開“社科院2009年公共考古論壇”上表示,這不可能是偽造。其中一些稱謂,如當時廁所的稱謂“行清”等,就是很難偽造的。
社科院考古所所長王巍稱趙超為古代石刻研究方面研究的“第一人”。趙超表示,中國大百科全書——考古學卷里對于古代銘刻學有一個很明確的定義。作為考古學的分支,古文字學和銘刻學的研究對象必須是鑄刻和書寫在遺跡和遺物上的一詞,古文字學和銘刻學的任務在于識別銘刻的文字,判讀名詞的意義,區別不同實地不同地區的字體,此外,對銘刻的研究,還可以判明遺跡和遺物的年代,制作者和所有主所在地、用途和目的等,由于名字存在遺跡和遺物上,其可靠程度達到超過文字的記載,不僅可補文獻記載的不足,有時還可以糾正其錯誤,因此古文字學和銘刻學對原始考古學和歷史考古學研究有著很重要的意義。
趙超表示,在考古發現中有大量的古代銘刻材料出現。我們要說的是,做銘刻學的研究,它不是一個簡簡單單識字的問題。它需要涉及到古文字學、古文獻學、歷史學有關基礎知識。 文字本身的發展,有一個明顯的階段性。這個發展階段實際上有一個斷代,可以判斷書體當時流行的時代問題。
具體到西高穴曹魏大墓(曹操墓)出土的石牌來講,趙超認為,除去考古挖掘的證據以外,可以從它的書體上、從它的刻的工藝的水平上,也就是刀工上,和里面所使用的文字形體上,里面出現的文詞特點上,多方面地進行時代的判定,也就是說協助我們對于墓葬的年代做一個大致的判定。
趙超指出,曹操墓中出土的石牌等文字寫法是隸書中,而與漢代木簡上出土的隸書比較,會發現西高穴大墓里出現的文字的寫法與其是基本相似的。
他還舉了幾個比較典型的能夠幫助斷代的例子。一個是魏武王常用的刀劍、刀戟,這個“魏”字,大家可以注意到,它和現在我們寫的“魏”字不一樣,是在“委”和“鬼”這個字中間加了一個“山”字,這是在秦漢時期大量出現的標準寫法,我們可以從早的像湖北云夢出現的五帝秦簡里看到的。接近一點的東漢晚期的,比如東漢的這種寫法我們在其他考古材料可以看到這個持續時間不長,大概在魏晉以后就改變了。我們現在能夠見到的,北朝時期的書寫材料里“魏”字就把“山”字移到“鬼”字上面去了。再晚一點,到北魏時期,這個“山”字完全消失了,這個“魏”里沒有“山”字,就是說我們通過這個文字的寫法,起碼我們能夠把它的時代判定在東漢時期,就是東漢到魏晉時期。這是一個方面。
趙超稱,像這些記錄遺物的石牌,向直接指向曹操的“魏武王常用格虎大戟”,從字體上,從詞牌的形制上可以看到他們是比較相似的,有一定的年代關系,就是說如果形成一個鏈結鏈。可以對應漢代簡讀里的結或者檢測這樣的材料可以看到。有人提出和這些石牌可能是檢測,我更傾向于是結,其實這個結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標牌。
針對有關當地發現的一些石牌等可能偽造的說法,趙超說:“通過這些考古材料,通過它相似的形制、書寫內容,而且通過它所表現出來的漢代流行的這種墓葬喪葬制度,就可以和這些石牌得到很有力的證據,證明它是漢代比較流行的一種喪葬制度中的一個表現,有一個很長久的禮儀制度的淵源,不是任何人隨便一想就能做出來的。 ”
他還表示,把古文獻的材料如果運用得好的話,還可以通過這些石牌里的內容和一些具體的材料來協助斷代。比如說一個石牌里寫到“木墨行清”。我問現在的人,恐怕大家都不知道行清是什么東西。行清就是廁所。這在古代文獻里有很明確的記載,而且這個記載可以幫助我們斷代。通過文獻的注解,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在東漢中期,到曹魏中期,都是把廁所叫行清,正好我們在石牌上看到“行清”這樣一個現象。我們想這是一個比較好的斷代證據。有些人曾經提出石牌是不是偽造的?我就拿這個例證,我想了一下,恐怕當代人(也可能又是我低估當代人了)大概沒有這么高的文化水平和文獻水平來造出行清。
趙超還說,像這樣類似的例子我們在石牌里可以找到很多,比如石牌里有出圃床,出圃床是什么?出圃是一種古代賭博的游戲,出圃是古代賭博的棋盤。根據文獻記載,出圃這種游戲出現在東漢初期,到東漢、曹魏、南北朝時期是非常流行的,這樣一個石牌上的文字記載,又是給我們提供一個斷代的信息。
此外,專家在銘刻材料中,如果仔細去找,深入、全面考察,去深入辨別它里面的細微的區別,刀功的區別、筆劃的區別、內容的區別,可以提供很多很有利的這樣協助斷代的證據。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