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最受關注的重磅影片大多集中在賀歲檔,與室外寒流對抗的是影院人頭攢動的熱潮。從《麥田》開始預熱,《我的唐朝兄弟》、《熊貓大俠》、《隋朝來客》等做鋪墊,《花木蘭》、《刺陵》相繼高調登場,《三槍拍案驚奇》攜張藝謀加小沈陽的品牌效應將賀歲片推向高潮,而《十月圍城》則以后發制人的姿態“你未唱罷我已登場”。新年前后,電影儼然成為當前城市生活中的熱門話題。
中國是世界上開通電視頻道最多的國家,也是免費播出電視劇最多的國家,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中國電影能夠讓觀眾從電視機前走出來,花錢買票選擇國產電影,一些影院甚至一票難求,證明中國電影改革帶來的不可磨滅的成績,尤其是眾多賀歲影片的出現,說明國產電影正在完成商業與美學結合,重塑電影藝術觀念。
但是,2009賀歲影片,盡管市場熱銷,但叫座也叫好的影片并不多。倒是年底的《十月圍城》,成為了賀歲片的曲終雅奏,顯示了中國商業電影應有的文化品質和藝術品質。
誠如我們所預見,《非誠勿擾》、《十全九美》等喜劇片在2008年的流行,不可避免地帶來一批過猶不及的模仿者。相比而言,馮小剛多年來的賀歲喜劇,從《甲方乙方》到《手機》,從《大腕》到《非誠勿擾》,盡管藝術質量有差異,但卻總能通過葛優所塑造的喜劇人物系列,表達當時中國社會和心態的普遍變遷和共同情感,甚至創造出像“不買最好的只買最貴的”這種具有年代特征的年度流行詞。
在今年賀歲影片中,無論題材或是演員陣容,《花木蘭》都理所當然地受到了關注。影片總體上中規中矩、流暢完整,趙薇和陳坤的表演也認真努力,但影片將巾幗英雄花木蘭的傳奇改造為一個兒女情長的愛情故事已經略顯牽強,而貫穿人物始終、掛在古人口中的現代人道主義反戰精神更是相當概念化。從人物造型到場面調度,從剪輯到節奏,從美術到錄音,這部影片的整體制作和創作水平都似乎心有余而力不足。
緊接著《花木蘭》的平庸,是以周杰倫和林志玲為品牌影響力的《刺陵》登場。這是一部雜糅了各種不同風格和類型元素的中國式西部—探寶—武打—偶像片。盡管不少觀眾難以完全接受這部影片的雜糅性,特別是對影片雜糅帶來的故事情節的斷裂和分散頗有不滿,而生硬的廣告插入更是容易讓人反感,但整部影片制作精良到位、類型要素完整、特技和場面壯觀、眾人的表演也達到水準,特別是林志玲的表演超越了她在《赤壁》中的角色,周杰倫的動作和場面也具有感染力。“好玩好看”成為影片的主要追求,而其中關于愛情和背叛、事業與家庭、職責與使命等主題的表達,則多少有些造作。從整體上,這是一部缺陷明顯但制作、創作水平合格的商業影片。
賀歲片最大的意外來自張藝謀的《三槍拍案驚奇》。影片借助“二人轉”,創造了一些動作和語言的“娛樂”。這個被觀眾稱呼為二人轉+武林外傳的影片嫁接在一個失去原味的舶來的“血迷宮”的故事上,既不可能有二人轉的大俗,也沒有武林的顛覆感,更沒有“血迷宮”的命運感,而那些違背審美習慣的高反差的美術和色彩,則更是多少有些自欺欺人的所謂極致包裝。娛樂無罪,但娛樂也有高下雅俗。張藝謀品牌由于《滿城盡帶黃金甲》過度商業訴求,已經產生過負面影響。但奧運會開幕式卻讓張藝謀獲得了品牌升值。正當人們充滿新的藝術期待時,張藝謀又出人意料地提供了這樣一部帶有更加明顯商業訴求的“娛樂片”。一個國際級大導演,在商業邏輯的驅動下,如果聲稱對中國電影文化品質、娛樂品質、藝術品質沒有什么責任,受到觀眾批評應該是必然的。
香港制造的《十月圍城》卻使賀歲影片得到正名。盡管影片不乏商業元素,眾多港臺內地明星參與,按照“三一律”戲劇規律設計緊張的情節,甄子丹在大街的人群中騰躍奔跑的追逐場面令人嘆為觀止,各種各樣與人物性格相吻合的動作打斗設計頗有新意,同時影片制作精致、劇作扎實、人物飽滿、情感充沛、場面壯觀,節奏控制絲絲入扣、戲劇沖突層層推進。影片中,一組性格各異、舍生忘死、肝膽涂地的“英雄”,從“自己”的角度和需要,為父親、為兒子、為女兒、為女人、為主人、為朋友、為自我的救贖,也有為民主共和的理想、為不當亡國奴的愿望,被臨時卷入了英雄壯舉。從古到今,在所謂的儒道倫理影響下,人們多少逆來順受,多少忍辱負重,多少茍且偷生,多少賣身求榮,而這部影片中的這群男人,錚錚鐵骨、慷慨赴義,是一個時代中國精英悲劇形象的影像雕刻。夜里一閉上眼,腦子里全都是中國的明天——這句簡單的臺詞,烘托了一群最男兒的中國人形象。
影院消費在時間和金錢上的“高成本”決定了娛樂幾乎成為電影消費的第一需求。但娛樂本身也是藝術,電影的娛樂作為商業不能脫離電影藝術。電影并不是僅僅只有依靠“俗不可耐”、“低級趣味”才能得到觀眾和票房,用打扮成“芙蓉姐姐”的方式去娛樂絕非電影正途。賀歲電影的娛樂,也應該是有品位的娛樂,引導人們向往真善美的娛樂。
真正的娛樂應該都包含著植根于當代人的焦慮和夢想的嚴肅和關懷。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期待有尊嚴、有品位、有藝術的娛樂。賀歲片在繼續,人們也在期待。
尹 鴻
(作者系清華大學博士生導師)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