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熊貓大俠》、《我的唐朝兄弟》、《火星沒事》三部影片以“賀歲片”身份于11月20日上映,賀歲檔大幕拉開;之后,《風云2》、《刺陵》、《三槍拍案驚奇》、《十月圍城》四部大片捉對廝殺,堪稱史上最強的賀歲“群毆”;而到2010年1月4日,好萊塢大片《阿凡達》還將加入,《孔子》、《錦衣衛》也將陸續上映……由于賀歲檔期要到2010年2月20日才結束,其93天的跨度成為1997年內地賀歲檔出現以來最長的一次。50多部影片擠占一個檔期,形成了 “歷史之最”。面對當前賀歲片如此擁擠的現狀,專家和業內人士把2010年的賀歲檔稱為“問題賀歲檔”。
有人說賀歲檔就是“搶錢檔”
以前賀歲檔有節慶觀念,是名副其實的 “賀歲”,但現在大多數電影并沒有為節慶而設。今年就有一批本來在 10月上檔的電影,拖到了賀歲檔。賀歲檔已經變味,檔期沒有主題,成了大雜燴,甚至有人說其就是“搶錢檔”而已。知名評論家解璽璋表示:“今年所以出現50余部影片擁堵賀歲檔期這座獨木橋的現象,恰恰說明了我們對于電影市場的開發,我們的電影營銷理念,我們的電影生態,都還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中國電影的發展,還是應該更理性一點,更科學一點。就目前來看,我們也許過于依賴以節日為背景的檔期了,而對于影片本身的開發,以及其他營銷方式的開發,都顯得十分薄弱。所以說,電影產業要發展,還得在電影本身上下功夫。 ”
有人志在必得有人背水一戰
不可否認,今年的賀歲檔大塞車,大片小片紛紛上映,票房戰場短兵相接,這其中有人壯志滿懷、勢在必得,有人背水一戰、孤注一擲。是否適合在賀歲檔期上映不要緊,能不能賺到錢也不要緊,要緊的是在賀歲檔期爭取到位置。大家都試圖用賀歲檔期,確認自己的存在。在《2012》重壓之下,今年首部賀歲大片《花木蘭》以8000多萬元票房“虎口拔牙”,但離賺錢恐怕還有一段距離;為避《阿凡達》風頭而擠作一堆上映的《刺陵》、《風云2》,遇上《三槍拍案驚奇》,票房被“打落”了好幾成。大片尚且如此,中小投資影片更不用說,50余部賀歲片里,觀眾能留有印象的也就10多部,大多數賀歲片僅僅是“走過場”而已。
《風聲》明智避開賀歲檔
其實從國慶黃金周上映的 《風聲》來看,從某種程度上證明,中國觀眾對中國電影的熱情并不會被所謂的季節約束,只要你能給觀眾提供同等水準的娛樂,觀眾會有自己的選擇。
擠占黃金檔不僅影響到影院的排片,更直接影響到觀眾的觀影選擇。華誼兄弟公司董事長王中磊認為,今年賀歲檔看上去很不正常:“從現在進入賀歲檔的電影數量和排映情況看都是不正常的。國內有效銀幕只有兩三千塊,四五十部電影,每塊銀幕分到的拷貝就有將近兩三部,也就是說天天有電影等著上映,而以往通常是一部拷貝解決一塊半銀幕。這四五十部賀歲檔影片中,至少有一半以上影片投資達四五千萬元,這種規模的投資至少需要1億元票房才能收回投入。即使國產電影按40%滿打滿算的增長率算,賀歲檔撐死能達20多億元票房,但又怎么可能20多部電影誰都占1億多元呢?其中張藝謀、陳可辛他們肯定要占據更大數額。 ”
事實上,因為今年賀歲檔太過擁擠,《風聲》本來想在賀歲檔上映,最后提前到了國慶檔,票房口碑雙豐收。最終,華誼在賀歲檔只推出了一部電影——將于明年2月11日上映的浪漫愛情輕喜劇 《全城熱戀》。
或許將來沒有票房淡旺季之說
橙天娛樂國際集團有限公司發行總經理蘭放從電影本身發展的角度認為,陣痛很快就會過去,“從今年的票房情況來看,每個月上映的影片中都會有一到兩部票房過億,這說明國產電影質量在提高。同時隨著影院硬件設施的改善,觀眾觀影習慣的培養,以后或許將沒有票房淡旺季之說。 ”但他同時表示,不排除出現人為協調檔期的可能性,“隨著競爭日益激烈,有一種情況是影院和院線協商檔期,片方之間也可能自發溝通,擠占檔期的現象可能因此消除。 ”
清華大學教授尹鴻表示,中國電影的發展不應該把目光盯死在賀歲檔,而應該提高生產電影的規劃性和檔期的協調機制,“每年2月賀歲檔過了就是電影的低谷,這絕對不是因為沒有觀眾看電影,而是因為確實沒有好電影,賀歲片是培養起來的,但是這個培養也是影片培養起來的,對于中國全年的電影市場來說,也需要各種好的片源的滋養。 ”對此,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副局長毛羽也表示,賀歲檔延至情人節,結果情人節當天,全國票房歷史性地幾乎達到 5000萬元。但是情人節過后,這些天的票房下降幅度非常大。
疏離現實的影片難引起共鳴
專家指出,商業電影追求輕松、調侃、娛樂風格,某種程度上契合了普通大眾尋求現實壓力釋放與解脫的心理需求。而商業電影的消費人群主要是年輕人,其明星效應正契合了主流電影消費群體的偶像崇拜。在扎堆上映的賀歲片中,幾乎看不到關注當下的現實題材作品,古裝、武俠、懸疑等成為片方青睞的主題,而這其中,古裝、武俠只是一種符號。在沒有明確年代指征的背景下,夸張、搞笑加上帥男靚女成為賀歲片的必備元素,電影直奔娛樂而去,單一的題材讓觀眾陷入審美疲勞。缺失人文關懷、疏離現實的影片很難讓觀眾有情感上的共鳴。當電影作品只剩下堆砌的明星、炫目的電腦特技,以及逃避現實的干癟劇情,能夠帶給心懷期待的觀眾的,只有不滿與空虛。
本報記者 肖 楊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